笔趣岛 > 香飔络 > 第5章 枫茗茶楼

第5章 枫茗茶楼


  却说沈松言和陆曦白二人,从江宁府衙出来后,一路心情低落,半晌无话。在这座曾经的大明都城,赫赫金陵,如今的清廷江宁府,沈家和陆家都有不少故交,在这场弊案演成狱案之前,沈松言的兄长沈柏立,就在江宁府下面的江宁县任知县一职。

  以沈家长公子沈柏立的才能学识,绝不止于只做个小小的县令,以沈家的信念操守,本也绝不会做这个满人的县令,只因沈家父子一直退隐乡里不肯出仕,江南省众官员便软硬兼施,变了各种法儿要挟,不外是以沈氏族人,及雪塘堰周边乡民作靶子,威胁施压。为一方百姓安危计,沈老太爷无奈勉强让长子柏立做了个这个小小知县,以图应付。

  沈柏立本来跟这里的汉人官员多有深浅之谊,甚至是同窗同乡之情。可现在,眼见沈家临祸,个个都恐避之不及,与旧年的推崇举赞往来唱和相比,判若天壤。今天跟前几次来一样,除了几个衙役,偌大一个江南承宣布政使司的巡抚衙门,竟找不到一个旧人了。

  倒是其中一个值守衙役见他二人再次远来无果,悄悄道:“看你二人来过数次,总没得到一分官府消息,二位倒不妨去市井河岸的酒楼茶肆这些地方,或许还能听到些灵通人士从京城带过来的消息,”一边压了更低的声音,“听说近来有位颇有来头的姚姓士子刚从京城回来,知道许多朝廷要事,虽不知是不是可靠,二位但可一听,总强过白跑一趟了。”

  沈陆二人赶忙讨教何处可觅此人行迹,那衙役只说:“听说此人喜逛繁华市井名胜古迹,前几天有人说在秦淮河岸的茶楼,夫子庙的酒肆都见过他。你二人拣些人聚之处试试寻他吧。”

  二人谢过衙役出来,沈松言心里渺茫,不知该不该在这南京城里大海捞针,就算捞到了,亦不知此人所携消息是否关及此案和兄长沈柏立。和曦白一番商量后,还是决定到南京最繁华的去处找寻一番。

  寻访两日后,此人果然行迹杳然,却听闻人说,这位姚姓士子几日前有可能刚去了苏州府。沈陆二人也便匆匆登船返家,一路惆怅自不必说。

  到苏州停船靠岸,曦白道:“姐夫,我们不如继续到繁华地带茶楼酒肆去寻那姚士子,既然有可能来了咱苏州地界,寻他总比在江宁府容易许多,万一有所收获,也不枉这一趟奔波。”

  沈松言心中挂念走时身体不适的妻子,本想先回一趟沈宅,再返苏州城里寻人,但听曦白的,倒是可以节省一些往返时间,心里也担心那姚姓士子在苏州仅做蜻蜓点水之逗留,便点头同意下船。

  二人顺着运河一路南行,不远处就是苏州城外枫桥一带久负盛名的枫茗茶楼。二人正口渴心燥,便提步前往。

  千年苏州古城,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。太湖秀水的灵澈润泽,鱼米之乡的丰饶富庶,水陆畅达的航运交通,皆在枫桥一带集中汇聚。这里随河成市,因水成街,舟车云集,商旅际会,河街两旁市馆林立,人文荟萃,乃是说不尽的繁华盛况。

  眼前桥水互依,塔石相映,酒肆茶楼交错,吴歌丝竹互闻。都是从小熟悉的景象,在身边一一经过。

  “这样的行走和领略,或许已没有多少机会了,这些从小熟视无睹的江南物景,很快就要远去,成为终身旧梦了,”沈松言不觉又被眼前景象触动,想到兄长凶多吉少的审案结果,想到举家流放关外苦寒地的后果,还是摆不脱这灾祸压顶的深重忧惧。自己也倒罢了,一旦兄长含冤殒命,父母年老,妻子娇弱,兄长一双儿女尚幼,嫂子近来更是多病,还有沈家一众丫鬟仆从,他们该如何承受得了关外寒苦、为奴为婢的命运逆转。更不知还要株连多少族人亲故。

  一路默默行走中,沈松言愈是看到素日不觉的繁华秀美,愈是多了苦涩伤感。他无奈地发现,自己竟然成了一个无力却多愁的人,而曾经的他,是多么不屑于如此这般。纵然只是一介书生,也素来崇尚豪气胆气,视愁肠忧思为可笑可憎之物,如今方知,那时不经世事变迁,蒙祖上荫庇,生来朱门暖阁,锦绣书香,真如辛稼轩所言,“少年不识愁滋味”,不过后一句却要换做“但赋新词未知愁”了。

  沈陆二人走进枫茗茶楼时,一段吴侬软语的苏州弹词刚刚唱完,席上观众一片叫好声。看看时近中午,陆曦白道:“我们就在此等上一等,顺便吃些茶点,就算碰不到,说不定还可以打听出行踪。”沈松言点点头,便在楼上角落觅了雅间坐下歇息。

  二人是枫茗茶楼的老主顾,素日与一班文朋诗友常常光顾,店家堂倌基本熟识,自从兄长事出,已经数月没来过。沈松言点了最爱喝的“枫香”洞庭茶,陆曦白仍点了他喜欢的“霜天”茉莉花。

  洞庭茶产于苏州太湖的洞庭山,茉莉花茶亦是本土自产自制,这二茶原是苏州当地独有,本就负有盛名,枫茗茶楼远取虎丘山观音泉水,以独家方法泡制,茶味醇香清冽,不同于众,配以“月落乌啼霜满天”,“江枫渔火对愁眠”的诗意,得“枫香”“霜天”雅称,沏出姑苏古城“诗中赏茶,茶中品诗”的风雅意境,深得吴郡名士青睐。

  杯盏里飘出久违的茶香,二人一边相对品茗,一边侧耳听取楼下人声往来。

  小注:

  江南省江宁府——清初江南省的范围大致包含今江苏省、上海市和安徽省。原为明朝南直隶地区,满清入关后,于清顺治二年沿明制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,即废除南京为国都的地位,巡抚衙门设于江宁府(今南京)。

  洞庭茶——即碧螺春,民间最早叫洞庭茶,后在康熙年改名碧螺春。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109953/5877211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