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岛 > 嫡女花 > 第一百五十四章 出阁 下

第一百五十四章 出阁 下


  坐在屋子里,周围都是女子喧闹之声,大嫂丁丹忙招呼众人坐下,又吩咐着紫烟、金钗她们沏茶倒水。

  连瑶依旧坐回镜台前,一旁的余夫人笑着不时给连瑶摆摆头饰,扯扯衣襟的。

  镜中的人儿:头戴凤冠,上身内穿红娟衫,外套绣花红袍,颈套项圈天官锁,胸挂照妖镜,肩披霞帔,肩上挎个子孙袋,手臂缠“定手银”。下身着红裙、红裤、红缎绣花鞋,千娇百媚,一身红色,喜气洋洋。

  连璃远见着,就跨步走至连瑶身旁笑道:“今天可真漂亮!”

  话中听不出是嫉妒还是真心的夸赞,连瑶只是一笑尔尔。

  刚说完,就有小丫鬟跑来禀道:“开席了。”

  丁氏听后立即就领了大家去坐席。

  连瑶知道当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里街头时,点放三眼礼炮三声以报信息。女家听到礼炮声后,按照分工马上做好一切准备工作。待听到迎亲队伍到大门外的吹打声时,便开始厅宴招待。

  届时新郎正座,陪客居右,霎时宴始,三盘四碟陆续上端,围观人不知其数。

  然宴席虽盛,但被女家婶、嫂、姐、妹们拥挤逗嬉,夺筷推碗,势必闹得新郎面红耳赤,因此新郎往往不食不饱腹。

  明白这些都是娶亲必要的过程,不过连瑶倒是很想知道等到那个时候前院到底是个如何的场面,因为心里着实是很难想象步一群被家中女眷所逗嬉的场面。

  紫苏取了杯茶过来道:“小姐,您要不要喝上一口?”

  连瑶轻轻摇了摇头,心里担心婚礼途中要上如厕,何况按着规矩新娘今日是不能再进食的。

  望了眼一旁的紫烟,心里感激她昨夜里还特地做了宵夜糕点过来。如此,现在倒也不是太饿。

  眼神落在布满珠翠的镜台前,连瑶的脸上有些绷紧,心里很是紧张。

  于是拿起一边的臂钏装作研究,可是心意难定,复有取过一旁的珍珠项链,看着又是觉得无趣。

  梅苑里的人来来往往的,出出入入,好不热闹。

  迎亲队伍到了,新郎、伴娘、花轿、乐队、盒队,浩浩荡荡、鱼贯而至。

  花轿一到,连家奏乐鸣炮相迎。

  迎亲的队伍进入连家堂屋后,花轿落地。

  花轿停放须轿门朝外,连家有人燃着红烛、持着镜子,向轿内照一下,而后才将轿帘放下,谓驱逐匿藏轿内的冤鬼。

  穿着大红礼服的步一群一脸平静地走了进来,身后还跟着神色谦和的步一跃和一个带着几分威严的年轻男子。

  连清晨跟在连青阳身边,旁边还伴着前来参加喜宴的丁羽,此时正一副饶有兴趣地望着步一跃旁边的那名陌生男子。

  连青阳虽是见怪大场面的,可此时面上却也是一怔,失声道:“二姐夫,成门领!”

  丁羽一听方才心中一颤。

  这步一跃本就是连家的姑爷,自己是见过几次的,倒也不陌生。然却不知今日前来迎亲的人中,步一群竟然请了他的前小舅子成文言。

  成文言是步一群前妻之兄,两人自幼交好,他原是宫中的御前侍卫,后来跟着步一群立过不少汗马功劳,现在是从四品武将——京城门领。

  可今日这般的场景,让亡妻的兄长来一起迎亲继室,究是何意?

  步一群身后的二人安之若素,倒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新奇,只是均微微笑着一点头。

  连青阳瞧着场面有些僵硬,气氛也有些不对,人群中已有不少人望着成文言窃窃私语。

  于是立马上前对着步一群道:“时候不早了,父亲还等着步参领敬茶呢!”

  步一群点点头,跟着连青阳等人去了厅堂。

  给连岳磕了头后,步一群按照习俗又去了丁氏的屋里。

  丁氏喝了步一群敬的茶,只是瞧着他什么也没有说,递了一个红包给对方。

  后者接了红包,给面前的岳母行了礼,并在媒人的引导下向连家的祖宗牌位和长辈们行过礼后,重新回到厅堂。

  本来厅堂里的气息一开始有些僵硬,后来还是安穆侯府夫人世子秦靳率先上前给步一群敬酒,然后搭肩说笑后才打破了原本有些清冷的场合。

  没有办法,谁叫步参领在朝中是出了名的冷面呢。

  紧接着,三婶顾氏便率先带着连璃她们对步一群闹了开来,拥挤取乐般将他慢慢逼入一屋里,而后将其锁在屋内,嘴里笑着叫着要端席钱、上轿钱等,人群后面还有人直喊着不给则不开锁之类的话。

  宾客端酒喧哗,谁都没有注意望着这样繁闹场面的丁羽脸色慢慢转至黯然,而后在席上独自取杯饮酒。

  待步一群将早准备好的出钱给出,顾氏才开了锁放他出来,婚总管装连家一双筷子、一盘面花交给下人,送至迎亲队伍中。

  “小姐,新姑爷家的迎亲队伍已将嫁资都搬好了,想是过会老爷便该下令发亲了。”到前院打听消息的春肜跑进屋子里,对着连瑶直道。

  连瑶微微点点头,心中又是一紧。

  迎亲当日是有这个步骤,女方早前置嫁资于厅堂,让人观看,称“看嫁资”。器物披挂红色彩线,衣服等薰以檀香,箱底放数枚银元,也就是“压箱钱”。男方去女方搬嫁资,等揭示嫁资搬到男方,亦陈列于厅堂供人观看,这也叫“看嫁资”。

  左手紧紧攥着红色的裙摆,连瑶心神恍惚不宁。

  果然不一会儿的功夫,就有喜婆进屋子里来,笑着向连瑶请安道:“该落喜上轿了。”

  说着小丫鬟捧来红木漆盘,紫苏将盘子上的盖头取下来盖在连瑶头上。

  连瑶只觉得眼前一片的红,眼前被遮挡者不到外面的情形,心里顿时紧张起来。虽然两世为人,可出嫁这样的人生大事还是第一次办的。

  前堂的起嫁酒毕后,院中三声礼炮,众人引新郎新娘出屋。

  行至院中,礼拜后,女家给新郎披绿挂镜,示其前途光明。

  连瑶盖着盖头,看不清外面的情景,但连青阳把她背到轿子里坐定后,在轿帘未下之前,身子一动也不敢动。

  只因之前喜娘特别关照过自己臀部不可随便移动,寓平安稳当意。

  连瑶只能隐约看到自己座下放一只焚着炭火、香料的火熜,心知花轿的后轿杠上也定是搁系了一条席子,这样的风俗称袭自古人,称“轿内火熜,轿后席子”。

  轿子摇晃了一下,开始往前走。

  起轿时,连家放炮仗,并用茶叶、米粒撒轿顶。

  连青阳与连清晨随轿行送连瑶。

  望着在炮声中远去的迎亲队伍,八人大轿摇摇晃晃,将连瑶带去了另一个世界。

  丁羽倚在连家的垂花门旁,不知为何心里竟是有些失落,眼色迷离。

  身边的人行色匆匆,但并没有人在意到他。

  然而,垂花门后的抄手游廊深处,一袭碧桃色春意盎然百蝶褙子的连玥,脸上慢慢露出一抹讥笑。

  随着一声声的恭贺声的远去,连瑶知道自己离开了连家的内院,出了大门,出了街道……然后鞭炮声渐渐听不到,只余锣鼓声。

  这一刻,连瑶抓紧了手中的那个“平安果”,不禁潸然泪下,对于那个家,心中带着几分留恋,几分不舍。

  娶亲的归路,必须走另一条路,也叫不走回头路。抬花轿要绕至千岁坊或三法卿等处,以讨“千岁”、“三发”彩头。

  连青阳与连清晨送至中途即停,且包了点火熜灰回去,并从火种中点燃香或香烟,返家置于火缸,俗称“倒火熜灰”,亦称“接火种”。

  不知道摇摇晃晃地走了多久,她听到远远有人拉着嗓子喊着:“来了,来了……”

  随即而来的是震耳欲聋的炮竹声,把锣鼓的声音都盖住了。

  连瑶忙从衣袖里掏出手帕,轻轻将眼角的泪水擦干,然后捧了吉祥物正襟端坐。

  拜堂花轿进门,步家奏乐放炮仗迎轿。停轿后卸轿门,由一名五六岁盛妆幼女的“出轿小娘”迎连瑶出轿,用手微拉连瑶衣袖三下,始出轿。

  杂沓的人声,喧嚣的笑语,铺天盖地扑过来,让连瑶有点分不清楚东南西北的感觉。

  连瑶出轿门先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,步红毡,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侧位置。

  是时,步一群佯躲别处,由捧花烛小儇请回,站左侧。

  “一拜天地,二拜高堂,夫妻对拜!”

  繁缛的拜堂仪式毕,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,步一群执彩球绸带引连瑶进去洞房。

  连瑶的脚踏在麻袋上行走,心里默数着,一共五只。每走过一只,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。

  后来连瑶方才知这是意谓“传宗接代”、“五代见面”。

  进到正房,步一群和连瑶在喜娘的叮嘱下按男左女右坐床沿,此称“坐床”。

  礼乐声渐渐远去,连瑶耳边只有低低地说话声音和阵阵笑声,偶尔还夹杂着环簪摇曳之声。

  喜娘上前将系着红绣球的如意称递给步一群笑道:“三少爷,快挑了盖头,让大伙瞧瞧新娘子!”

  周围女子的附和声立马响起。

  连瑶正努力分辨那些声音,秤杆微叩了一下自己头部,头上的盖头就无声地落下来。

  眼前忽然一亮,盖头已经被挑开了。抬起头应向坐在自己身旁的步一群,他正一脸带着淡淡的笑容看着自己。正红色的长袍拢着那身躯,隐约的勾勒着颀长的线条,在烛光下若隐若现中恍惚着,看不清,道不明,眼前仿佛是山谷中升腾的朝雾,有形无质。

  心在这一刻慢了半拍,不禁又立马望向别处。

  雪亮般的灯火让连瑶眼角一眯,只感觉到满屋子人山人海,珠环玉翠,蔡琇辉煌。

  “新娘子长得可真漂亮……”

  “看看,长得可真是水灵,一眼就知道是个有福气的……”

  “郎才女貌,当真天作之合……”

  赞美声如潮水般涌来,射向连瑶的目光充满了祝福、好奇、打量、羡慕。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127102/6589518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