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岛 > 随言三国 > 第十五回 杀人全家的曹操起兵

第十五回 杀人全家的曹操起兵


  话说曹操被一帮小兵拿下,阴沟里翻了大船。几个小兵押着曹操,送到了县令那。

  县令瞅瞅曹操:“你是什么人?为什么纵马闯关,身份证也不拿?”

  曹操顺口说道:“我是做买卖的,复姓皇甫,身份证在路上整丢了,这家里还有急事,我老婆生孩子,这不着急往回赶么。”

  县令对着曹操上下打量了一番,又左右端详了一会,又绕着曹操转悠了好几圈,这才开口说道:“少跟我扯,我当初在京城混的时候见过你,你是曹操!”说着告诉几个士兵:“先把他给我关监狱里,明天早上押京城去领赏,哥就是万户侯了。”

  几个士兵赶忙说道:“大人有这么大功劳,这可是一步登天了,到时候可别忘了俺们哥几个。”

  县令说道:“那肯定的,少不了你们的好处。”说着喊来了一个仆人:“你下去安排人炒几个好菜,整点好酒,这几个哥们晚上都别上班了,让他们好好喝一顿。”

  几个当兵的乐呵呵的下去了,曹操也被押到了监狱里。

  到了半夜,县令让自己的心腹偷摸把曹操带到了自己家里单独审问,县令对曹操问道:“我听说董相国对你可不错啊,你咋想的,咋自己作死呢?”

  曹操冷笑一声:“你懂个毛线,我那远大的志向哪是你这种人能明白的?既然今天被你抓住了,我也没啥可说的,你就把我弄京城领赏去吧,享受荣华富贵去吧。”

  县令让手下人都下去了,反正曹操被绳子捆着,也不怕他反抗。

  等到院里就剩下县令和曹操俩人了,县令说道:“我跟你说,我也是个有志向的人,也是个纯粹的人,是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。就是一直没遇着一个好大哥,才在这当了个县令混日子。”

  曹操心说,现在人说话都这么狂么?当个县令还算混日子?

  不过自己现在落别人手里了,人咋说咋是了,不过他刚才说没遇着好大哥?这里面好像有门,他好像不是亲董卓的一党。

  于是曹操正气凛然道:“我家好几辈都吃的皇粮,现在朝廷混乱,朝纲不振,奸臣当道,这时候我要是不寻思忠君报国,那根畜生有啥区别?

  我跟董卓处的好,那都是假的,都是我装的,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弄死他,现在人没弄死,反倒被一帮群众演员抓着了,这也是天意,我认栽了。”

  县令看曹操满脸肃然,一身正气,不自主的问道:“你这着急忙慌的跑也不是个事,你以后有啥打算?”

  曹操依旧正色答道:“我打算回家招点人,弄点兵,然后冒名写一道圣旨,招呼天下各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。”

  曹操这时候都被人捆着了,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了,还研究回家假传圣旨呢,看来后期他挟天子以令诸侯,绝非是什么偶然。(注1)

  而且,在这就能看出来,曹操绝对是比袁绍有魄力的,袁绍也有心要去搞一搞董卓,但是瞻前顾后,考虑太多,给王允写了封信之后,就不了了之了。

  再看曹操说这话,等我回家了,召集了人手那就是干,自己干不过不要紧,我假传圣旨,号召其他人跟我一起干。

  虽说假传圣旨这个事,听上去是个忤逆犯上的大罪,但是当时以洛阳朝廷的状况,他也发不出来收拾董卓的圣旨啊,新上任的献帝,如果敢这么写,只怕他这面写完,那面董胖子就能一屁股把他坐成肉饼。

  所以,曹操这个假传圣旨的想法,瞬间变得高大上起来,充分展示出了他为了国家,不惜牺牲自我的大义情怀,也瞬间就打动了眼前的县令。

  县令立马给曹操松了绑,并且扶着曹操请他上坐,随后深施一礼,赞叹道:“曹公,你可真是古今少有的大义之士啊!”

  曹操这么会办事的人,当然也不可能大咧咧一坐,告诉县令:“好说,好说,我也这么觉得。”

  曹操赶忙也站起来还了一礼,跟县令好一顿客气。

  客气完了,俩人都坐稳当了,曹操问起县令:“你说,都这么半天了,我还不知道阁下怎么称呼呢,你家是哪里的啊?”

  县令答道:“我性陈命宫字公台,老家是东郡的,老妈媳妇,都在东郡住着呢。”县令喝了口茶,继续说道:“曹公你刚才那番话说的好啊,说到我心坎里去了,我寻思我这县令也别干了,跟你一块干点大事去得了。”

  曹操一听,心里这个高兴。一个人逃亡的滋味他肯定不好受,道上有个伴就好多了,况且俩人一块走,互相也能帮着打打掩护不是?

  于是当天晚上,陈宫带好了路费盘缠,跟曹操一人弄了一把剑防身,俩人骑着马,连夜跑了。

  可怜那几个抓了曹操的小兵,还等着陈宫的封赏呢,结果一顿饭就把他们给打发了。

  俩人走了三天,到了成皋县,曹操举着马鞭朝不远处的树林一指,说道:“这块有一家姓吕,他家老头吕伯奢跟我爸那是磕头弟兄,咱晚上就在他家住一宿,我顺便打听打听家里的消息,咋样?”

  陈宫答应着:“那感情好,在熟人家住,安全系数肯定比在旅店住要高,那旅店一整晚上总有查房的,怪吓人的。”

  两人说话工夫就到了庄子跟前,进了屋,吕伯奢一看曹操,那叫一个激动,连忙说道:“听说朝廷到处都撒下通缉令,重金悬赏你呢,你爹在老家都住不安稳了,跑到陈留躲着去了,你咋跑这来了?”

  曹操答应道:“别提了,要不是陈县令讲究,我现在可能都被董卓剁成饺子馅了。”然后曹操就把之前被陈宫抓了,又被陈宫放了的事讲了一遍。

  吕伯奢连忙跟陈宫施了个大礼,说道:“幸亏是陈使君啊,要不老曹家整不好都得灭门绝后啊,你俩就在这放心呆着,今天也这么晚了,睡一宿你俩明天再走吧。”

  “使君”这个词,在三国里出现频率很高,它本身的含义比较杂,可以用作对州郡长官做尊称用,也可以指奉命出使的外交使者。不过大部分时候呢,它也可以仅作为一个尊称来用,就好比咱们现在经常说的“陈先生”、“李先生”啥的,都差不多意思。

  安顿曹操、陈宫俩人坐下,吕伯奢上里屋去了一趟,也不知道他在那忙活啥,过了老半天才出来,出来之后跟俩人说道:“俺家平时也不咋来客人,你说家里也准备酒,我上西村去买点好酒回来,咱一会好喝。”

  说完,还没等曹操、陈宫客气两句,骑上小驴急匆匆就走了。

  曹操和陈宫坐着闲聊了几句,忽然听到庄子后面传来一阵磨刀的声音。

  曹操心里就犯嘀咕了,顺嘴说道:“老吕头虽然是我爸磕头的,但说到底始终不是实在亲戚,他刚才进屋呆了老半天,一出来就急急忙忙的往外走,这面整不好是有啥事吧?咱听听咋回事。”

  俩人悄默声的走到后面草屋,在草墙后面听里面人嘟囔道:“大哥,这怎么杀好?” 

  又听另外一个人说:“这玩意不好整啊,要不然先捆上?它不就动弹不了了么?”

  之前那人说道:“好咧,就这么办。”

  曹操一听这几句话,再一联系之前吕伯奢有点鬼鬼祟祟的样子,心里的火“腾”一下子就上来的。

  他暗自想到,好哇,这肯定是吕伯奢对巨额悬赏动了心,他跑去报官,让家里人在这对付我。

  曹操“仓啷啷”拔出宝剑,冲进去也不问青红皂白,一剑一个,把吕伯奢家里的老老少少共计八口人全都弄死了。

  要不说曹操人能干大事,你看人这做派,杀人时候根本不像电视剧里面那些人,嘟嘟囔囔墨迹半天,最后被人绝地翻盘。

  杀完这八人,曹操生怕还有漏网之鱼,继续在庄子里仔细搜索,结果搜到厨房的时候,看见一只猪在那被绑上了,原来人这是要杀猪款待他俩,根本不是要杀人。吕伯奢刚才回屋这么半天才出来,就是为了杀猪的事,他老伴说宰只鸡就得了,吕伯奢非得要杀猪,半天才说服他老伴,所以才出来的那么慢。

  陈宫长叹一声:“哎呀,孟德,就是你疑心重,想的多,你看,这误杀好人了吧!”

  曹操说道:“误杀也杀了,咱俩赶快逃吧。”

  陈宫没招,他要不走,留这不是得给曹操顶缸,吕伯奢回来看见全家都死光了,哪能跟他算完,没办法,他也只能跟着曹操跑了。

  俩人出了庄子,还没走出二里地,就看见吕伯奢回来了。吕伯奢这手里拎着两瓶酒,胳膊上还挎着个小筐,筐里装了些苹果、橘子、白菜、土豆、粉条啥的。

  吕伯奢一看曹操和陈宫要走,赶忙喊道:“大侄,你俩干啥去啊?”

  曹操含含糊糊的答应道:“大叔,我是个通缉犯,在这呆时间长了也不好,别到时候再连累你。”

  吕伯奢一听,说道:“没事没事,这庄子上住的,都是我的老熟人,你就放心在这住吧。我都告诉家里人杀猪了,你快回来,弄点猪肉炖粉条,明天再走。”

  曹操也不吱声,骑马就继续往前走,吕伯奢正纳闷呢,曹操忽然又拔出剑,转回了身,指着吕伯奢身后喊道:“谁?”

  吕伯奢被曹操喊的一愣,下意识的转头去看,曹操手起剑落,又把吕伯奢也砍死了。

  陈宫哪能想到曹操这么狠,一看他砍死吕伯奢,被吓了一大跳,惊问道:“刚才你在人家那算是误杀,现在都知道刚才是咱们弄错了,你咋又把这老头砍了?”

  曹操说道:“你没听刚才他说的么?庄子上都是他的老熟人,他一会回家看人都死了,那他还能算完?肯定得带着庄子里的人来抓咱们,咱们不就完犊子了?”

  陈宫直摇头:“反正你这么干,就是不对,就是不讲义气,咱们出来混的,哪有这么办事的?”

  曹操于是说出了一句极有争议,同时也极为有名的一句话:“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!”

  陈宫一听,你要就是这么想的,那谁也说不了你,谁也劝不服你。

  当天晚上,俩人又跑出了好一段路,这才借着月色找了家旅店住下了,当时也不用刷身份证啥的,法律也不严,也没人知道这俩人就是通缉犯。

  不用说现在,他俩就落到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,估计也早就被拿下了。

  商鞅当年被人诬陷要造反,他的头头派兵抓他,他连忙跑路,到了晚上,来到了关下,结果被守关军士拦住,声称:“商鞅有令,黄昏后非公事不得出城。”

  商鞅一看,得,那找个地方住宿吧。结果因为没带身份证,去住店人都不留他,说“商鞅定的法律,谁敢随便收留没身份证的人,那是要被‘连坐’的。”

  当时的“连坐”,是说这家的左右邻居都会被判刑,有这条法律跟着,谁敢收留陌生人,被邻居告发了咋整?当时商鞅就无比感叹的说了一句,我这是“作法自毙”啊。

  不过当时曹操很幸运的没有遇到那个时代,他和陈宫对付了一口饭,把马喂了喂,曹操累了一天,就先收拾收拾躺下了。

  陈宫却是翻来覆去的烙饼,就是睡不着,一闭上眼睛,就想起来吕伯奢一家人惨死的模样。

  到了半夜,陈宫实在睡不着,爬了起来,看着曹操心说:“我本来以为这货是个好人,谁曾想,就因为点疑心,稀里糊涂就把人家全家灭门了,这也是个不仁不义的玩意啊,你说我还撇家舍业的跟着他,唉,要不我弄死他得了。”

  陈宫转念又一想:“算了,现在天下人都知道曹操刺杀董卓未遂,我要是把他弄死了,知道的是我觉得他不仁不义,乱杀无辜,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跟董卓是一个鼻孔出气的,算了,我不搭理他到头了,我自己走吧。”

  想到这,陈宫穿上衣服,背好了宝剑,也没搭理曹操,自己骑着马回老家东郡去了。

  曹操第二天醒了之后,发现陈宫走了,他心里寻思:“这陈宫肯定是看我昨天杀人,觉得我这人不讲究,自己跑了。我也赶快走吧,他这会没报官来抓我,谁敢担保他一会能不能后悔了,再带人回来?”

  这会离陈留不远了,再加上曹操心里也没底,他也顾不得路上休息了,连夜跑到了陈留,找到了他老爹曹嵩。

  前文咱们说过,曹嵩那也是做过太尉的人,能力和见识都是有的,曹操就把他刺杀董卓的事跟曹嵩说了,然后说打算拿家里钱招募士兵,对付董卓。

  曹嵩听了之后说道:“咱家现在钱也不多,我当年买完太尉之后,也没咋捞钱就被撸了。这样吧,我听说这有个孝廉叫卫弘,办事特别讲究,仗义疏财,家里还贼有钱,你去找他核计核计,他要是能帮你,这事就好办了。”

  曹操一听,老爹说的有道理,于是赶忙张罗饭,请卫弘过来喝酒。

  卫弘过来之后,俩人喝了一会,曹操说道:“现在朝廷一片混乱,董卓这个死胖子,对上,欺负天子大臣,对下,抢劫杀戮百姓。整体不办一件人事,我打算为了国家,为了百姓,招募士兵对付他,可惜我家里现在实在不太宽裕,不知道卫弘大哥能不能帮衬帮衬我?”

  卫弘这人也真讲究,听了曹操的话,当时就拍板道:“董卓那个货,哪有人不烦他不恨他,我也早就想对付他了,可惜我实在是不擅长打仗,既然孟德你有这个心,那你放心,我肯定全力帮你。”

  之前有苏双哥俩送钱送马给刘备,这又有个卫弘全力帮曹操,以前这天使投资人还真是不少啊,弄出来一个就仗义疏财,我咋就碰不着个给我疏给我点财的……

  扯远了,曹操得到了卫弘的答复,那是大喜过望。

  呃……换成我也得大喜过望。

  有了卫弘的话,曹操立马开始写圣旨,送往全国各地,然后开始招兵买马,为了表明自己的心意,曹操在招兵处还特意竖了一面大旗,上面写着“忠义”两个大字。

  一般来说,有人篡权啊,谋反啊,老百姓其实是不咋关心的,毕竟那只是上层斗争。

  可是这董卓不一样,他不仅收拾皇帝和文武百官收拾的一包欢乐,杀起平民老百姓也是毫不手软,真是弄的天怒人怨,人人都恨不得他死,所以曹操这大旗一竖,这人来的老鼻子了。

  其中自然也有一些相对出色的。

  有一位阳平卫国人,姓乐名进字文谦,还有一名山阳巨鹿人,姓李名典字曼成(街机三国志第一关BOSS,熟悉的人不少吧?)

  曹操看这俩人身手都不错,一般人都干不过他俩,就给留在了自己身边听候调遣。

  又有沛国谯人夏侯惇字元让前来投奔,这夏侯惇,可是著名将领夏侯婴的后人。

  这夏侯婴是谁呢?他可是跟着刘邦一起打天下的,并且长期担任太仆一职,这太仆,那可是九卿之一,仅在三公之下,掌管全国畜牧业,并且掌管皇帝车驾。

  在古代,科技水平落后,各种牲口牵涉到了农耕、交通、战争、运输等许多方面的各项事宜,这位置可是不可谓不重要。

  在刘邦打天下时,夏侯婴主要职责还不是管理畜牧业,而是指挥战车作战。

  其中还有一个显得刘邦挺不是人的小故事,说刘邦当时在彭城被项羽杀的大败,一家老小都杀散了,刘邦逃亡的路上,遇到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,就把他们也弄上了马车,可是这马都跑了半天了,又多带上俩人,跑的就更慢了,刘邦就几次把孩子从车上给踹下去了,每次都是夏侯婴颠颠的又把孩子给拣上来了,当时给刘邦恨的,好几次都想弄死夏侯婴。

  话说这段故事,算不算对那句“天下无不是的父母”赤裸裸的打脸?

  不过度过这段险期之后,刘邦对夏侯婴还是颇为信赖赏识的,夏侯婴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,成为了大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,所以夏侯惇的家谱可以说是非常漂亮的。

  不过夏侯惇本人的脾气可不咋好,他从小就开始练武,十四岁的时候,有人埋汰了他老师几句,他老师还没等说话呢,夏侯惇就把那人给弄死了,后来也是逃到了外地,要不说当时法纪不严呢,你看看,这净些杀人犯。

  夏侯惇也不是自己来的,他还带着他一个本家老弟夏侯渊,各自带了一千多青壮一块过来的。

  夏侯惇哥俩咋对曹操这么尽心咧?咱之前说过,曹操本来就姓夏侯,之所以姓曹,是因为他老爹被过继给了大太监曹腾。这夏侯惇呢,跟曹操论起来也是亲戚,还是堂兄弟呢。

  夏侯家来人了,老曹家也不能不来人啊,接着又有曹仁、曹洪也各自带了一千多人前来给曹操帮忙。

  虽然说论起来曹操和曹仁、曹洪没有血缘关系,但是名义上那也都是一家人,这二位果然也没给曹操跌份,都是带着弟兄来的。

  曹操一看,这夏侯兄弟,曹家兄弟都有一副好身手,心里这个高兴,就让他们在村子里先操练起来。

  那面卫弘也没闲着,他对曹操的帮助也不光是口头上说说的,这士兵虽然有了,但是从黄巾起义里咱们就能看出来,武装士兵也是十分重要的,拿着木棍耙子出去打仗那是不可取的。

  卫弘也是出了血本,什么武器盔甲,战鼓战旗,一应所需,全都购买到位了。四处的老百姓一听说曹操要去打董卓,也自发的过来捐粮食,你送二斤鸡蛋,他送三升大米的,这董卓是真够遭人恨的了。

  曹操虽然在朝廷那面已经成了通缉犯,但就回家这么随便一忙活,就混了个兵精粮足。

  再看看刘备,混了那么长时间,最后就忙活了个县令,这起跑线差的还真不是一般的远啊。

  当时袁绍收了曹操的檄文,只见上面写着:董卓这死胖子是疯了,杀了少帝全家,又整天在皇宫里祸害宫女妃子,还带着手下残杀无辜百姓,真是畜生不如啊。我现在奉了皇帝的秘密圣旨,召集义兵跟董卓拼了,收到诏书的,你们要是还有点血性,就都来洛阳这,咱们干他娘的。

  袁绍一看,这不正是我想要的么?于是也不管曹操说他的秘旨是不是真的存在了,当即聚集手下官员,带了士兵三万,离开了渤海来跟曹操会盟。

  其他诸侯陆续接到了曹操的檄文,一时间纷纷响应,前往洛阳附近,共计来了十七路诸侯,分别是:

  第一镇,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。

  第二镇,冀州刺史韩馥。

  第三镇,豫州刺史孔铀。

  第四镇,兖州刺史刘岱。

  第五镇,河内郡太守王匡。

  第六镇,陈留太守张邈。

  第七镇,东郡太守乔瑁。

  第八镇,山阳太守袁遗。

  第九镇,济北相鲍信。

  第十镇,北海太守孔融。

  第十一镇,广陵太守张超。

  第十二镇,徐州刺史陶谦。

  第十三镇,西凉太守马腾。

  第十四镇,北平太守公孙瓒。

  第十五镇,上党太守张杨。

  第十六镇,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。

  第十七镇,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。

  算上曹操,共计十八路。

  其实诸侯这个词我觉得是有些问题的,因为在汉朝实行皇帝制之后,王、侯他们只享受薪水和社会地位,但没有实际权力,这时候的诸侯,跟之前周朝实行分封制时的诸侯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
  周朝的诸侯,他们可以掌控自己领地的财权兵权,而汉朝时候,这些权力是由朝廷派遣的各级官员所掌握的,单纯说诸侯的话,其实他们是啥权利没有的一群人,他们的正经官职才是更重要的。

  还有,在上面这些诸侯名单里,其实很多人压根就没有封侯,倒不如说成是十八路太守讨董卓更合理一点,不过这样好像气势上就差了点劲头。

  上面的人物虽然不少,不过大部分都是跑龙套的,大概是罗贯中当时为了凑字数、凑人头硬弄上去的吧。因为古代人好像对十八这个数挺情有独钟的。

  罗汉有十八位,铜人有十八个,隋朝的反王也有十八路,好汉也有十八名,唐朝还有十八学士,就连谭腿都有十八路。

  当然,这都是些闲话了,诸位看看便罢。

  反正这十八路诸侯都没少带人,多的三万多,少的一两万,各自带着手下,朝洛阳前来。

  这十八路诸侯,究竟能发挥多大能量?能不能收拾了董卓呢?咱们下回再说。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180992/9192886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