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岛 > 灵泉之媳妇难为 > 第 66 章

第 66 章


  表兄弟俩寒暄了几句,宋二郎连忙拉了苏兰给张有志认识,“这是我媳妇苏兰,这是舅舅的独子,你同我一样叫表哥。”

  苏兰向张有志行了礼。

  宋二郎又拉了眨着大眼睛的张小宝过来,“这是表哥的儿子小宝。你都没见过,鬼精鬼精,可爱又聪明。”

  张有志也道:“你别说三年不见,这小子越来越聪明了,我走的时候他才三岁,我回来他也不认生。这还是他认出了你,不然我们今天还见不到呢。”

  苏兰抱着张小宝圆圆的大头香了一个,又塞了半角银子到他手里,“小宝拿去买糖吃。”

  张有志连连说使不得。不过,宋二郎强硬的要他收下。

  宋二郎问:“表哥,你这回回来要待多久,还要回北边做生意吗?”

  张有志摇了摇头,“不去了不去了。你不知道这次回来,我娘差点把我耳朵扯掉了,以后咱就待在自己家里,守着爹的当铺。”

  张有志见宋二郎满面红光,道:“昨天和爹说了一晚上话,大半都唠你和宪表弟呢。还说等我歇息一天,要去看你们。”

  宋二郎有些不好意思了。每次张有财去看他和宋三郎,或是他去看张有财,张有财都要拿银子给他。舅母王氏虽没说难听的话,但宋二郎脑子灵光起来后,便发现舅母见到他的时候,笑得都很勉强。

  先前他病全好了。也只请人捎了句话到舅舅家。后来,到城里摆摊,去敲过一次张有财的门,不过小厮说去北边了。

  宋二郎道:“舅舅不是去北边了嘛。难道是去找你……”

  张有志‘呵呵’两声,“出了点事,信上没说清楚,我娘便催我爹专门把我逮了回来。”

  苏兰倒了两杯茶,笑道:“都别站着,坐着说吧。”

  张有志见摊子上已经有了客人,道:“你们忙吧,我就不打扰了。咱们另找一个时间聚聚,我也三年没见宪表弟了。”

  宋二郎说道:“他的病好很多了。这样,明天我不开摊,我带他进城一趟。”

  张有志迟疑,他听他爹提过宋三郎的病,“宪表弟就不要动了,我们过去……”

  宋二郎笑道:“不用不用。他现在能自己下地走几步了,如果不是我不让他出门,他都想围着房子跑几圈呢。”

  在床上趟了两年多,现在终于能不用人搀扶着走路了,只屋子里、走廊上那方小天地,是不能满足宋三郎的。

  听了明天要出门去舅舅家的宋三郎,喜形于色。苏义更高兴兴的蹦了起来——自从大虎小花走后,他全部的时间都围着书笔了。这半个月,可闷死他了。

  次日。宋二郎一家四口,坐着牛车进了城。

  途中宋二郎停车,苏兰买了几盒小点心,等到了位于凤凰城第一大街张家的当铺,立刻便被小厮请进了后来的四合院。

  张有志听到小厮的声音,跑出来,挥开小厮,说了几句话,便亲自迎着宋二郎等进了正房。

  张有财看着宋三郎不紧不慢的跟着进来,坐不住了,连忙拉着他坐下,一面问他冷不冷,一面往他手里塞手炉。

  宋三郎挥了挥带着手套的手,“舅舅,我暖和着呢。牛车上嫂子铺了几床被子,这手套也是嫂子做的。”

  张有财看了苏兰一眼,回头又问宋三郎最近身体如何、睡得好不好、吃什么……

  宋三郎都一一作答。

  张王氏抱着张小宝笑道:“耀祖好了,宪儿好了,你舅舅提着两年的心,总算是放下了。”

  苏兰在旁边,一直微笑着没说话。

  张王氏招呼苏兰近前,拿了一个红包塞到苏兰手里,“你和耀祖结亲的那天,我们也没来。不是我们不想来,实在是那天我突然病了,你嫂子也不好,你表哥又不在家,累得你舅舅没去成。你可别怪我们,你们结亲后才去看了你们一回……”

  苏兰抿嘴一笑,“哪能啊。我和二郎的亲事还是舅母撮合的。说起来,前前后后都累得舅舅舅母为我们东奔西走。”

  “哪有的事。”张王氏拉苏兰到一边坐下,温声道:“我们也不能常来看你们。你婆婆……就是嫡亲的婆婆,耀祖宪儿的亲妈,她走的早,虽然她是以平妻之礼进的门,但毕竟矮杨氏一头……不是我们不想跟你们走近了,我们是怕跟你们走的近了,引得杨氏不满,旁人再添几句风言风语,最后受罪的还是你们。”

  苏兰懂,他们和张家走得近了,免不了给人一种宋杨氏对他们不好,他们找生母舅舅那边当靠山的闲话。而依着平日宋杨氏乡间的好风评,若泼了一盆污水到宋二郎、宋三郎头上,他们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了。

  谁叫走仕途的人,名德孝道上不能有一丁点污泥呢——宋杨氏可是养育他们、宋家的当家女主人呢。

  张王氏又说:“不过,杨氏对你们也没得话说。我和你舅舅也放心。”

  苏兰、宋二郎、宋三郎视线绞缠在一起,很快的分开了。

  张有财看见了他们的小动作,他说道:“以前没分家,实在不好跟你们走得近了。只三、四个月走一回。我听有志说,你们在齐福街开了一个摊,宋大郎在第三大街租了一个四合院,也做和你们一样的生意……”

  宋二郎把这事轻描淡写的说与了张有财听。

  张有财喝了一口茶,刻意的忽略了张王氏的递给过来的眼神,他说:“以前这话我也不好说。现在到能说给你们听一听……你们和宋大郎毕竟不是亲生的兄弟。当年是你们爹过来求的你娘,我当时在北边,不知道这个事。你外婆同意了,等我回来,耀祖都怀上了。”

  张有财没有说出的话,却是当年他在北边遇到了困难,而宋家求亲给了一笔银子,他娘同意了。等他回来后,对张氏很愧疚,但张氏当时过的生活不愁吃穿,宋爹对她也好,然后张有财又从张氏的嘴里得知,宋杨氏不得公婆的喜欢,连宋爹对她也是淡淡,万万不及对她的喜欢,便放了半颗心下去。

  后来张氏难产死了,张有财便打听了一下宋杨氏。

  张有财说:“杨氏当年是在宋家做工的——你们祖母病了,你们爹也没娶亲,便找了杨氏来照顾,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她和你们爹成亲了。”

  张王氏对张有财说:“当时你还叫我去打听,我还找了不少人,但都没说出个所以然。想起来,到把我羞得不行,不就是男人和女人看对眼了那么回事嘛。难不成杨氏还能逼人娶了她不成?!只不过是后来感情淡了……”

  宋三郎突然高声道:“我爹不是喜新厌旧的人。”

  张有财道:“我当然知道。不然你娘走了,我也不可能放心把你们交给他。只可惜,他走得早了,没看到宪儿好。”

  停顿了一会,张有财又说道:“宪儿,等你好全了,你有什么打算?你是想学点其他的,还是……明天就是三年一度的秋闱……”

  宋三郎双手交叠,一张比一般书生还白的脸似玉一样,散发着温润的光,“我足足躺了两年零三个月,但是书本却没有放在一边,手上没有力气,眼睛总是睁得开的。”

  “那便好!”张有财敲了敲桌子,沉吟了一会儿,道:“以前的事你们也莫要管了,重要的是往前看。四合院的事,杨氏做的是不地道,但是你要走仕途,便要知道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;什么该说,什么不该说。杨氏也不外乎是求财,你若出息了,凭你和宋大郎的兄弟情义,定是要谢他的,就只为了宋大郎,杨氏也不可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,你们自己思量思量,可别因小失大。”

  宋二郎、宋三郎连忙称是。

  中午苏兰在张家吃的是羊肉汤,另摆了一圈鸡鸭鱼肉。

  张王氏很是热情的招呼宋二郎、宋三郎,连苏兰弟弟苏义她也没少舀汤夹菜。

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,张有财突然说:“你们找着店面没有?没有,我也帮着留意着,如有合心意的,先别管钱多钱少,带我去看看,若真是好的,银子若是不够,到舅舅这里来拿。”

  一脸灿烂笑容的张王氏脸上先是一僵,接着又笑着夹菜到苏兰的碗里,“你舅舅舅母虽然没什么大本事,可是这么些年也攒了些钱,银钱不够尽管过来拿就是。”

  张有志也说道:“我这三年也小赚了一笔,表弟银子不够使可别藏着掖着。”

  宋二郎自然是万分感谢的。苏兰也觉得张家待宋二郎、宋三郎格外的亲厚。

  临了苏兰一行回家的时候,张有财带着全家送他们到门口,张有财送了宋三郎一方砚台;宋二郎一身摸起来厚实又舒服的冬衣;苏兰得了一只镯子;连苏义也得了一个份量不轻的红包。

  等宋家的牛车走远了,张家人方才回到暖和的院子里。

  “老爷?”张王氏试探的低低唤了一声,“耀祖的铺子……”

  张有财坐在主位,他板着脸,浑身缠绕着不悦的灰色雾气,“我去北边接有志回来,你就再没去宋家吧!”

  张王氏手一抖,强作镇定的说道:“你也知道,我最近身体不好,懒洋洋的连房门都少出……”

  张有财沉声道:“我走了,叫你抽时间去看看他们。你身子不好,竟是连小厮都没打发一个去。”

  张有财双目如电,直指张王氏。

  张王氏心下惴惴,坐在一边,头也没抬。

  张有财叹了一口气,“你竟是没有相通么?”

  张王氏手绞着袖子,抬起头,有些愤愤的说:“这么些年,前前后后,你给二郎三郎的银子还少吗。现在你还要给他们凭铺子,我们张家就这么多钱吗?”

  张有财硬声道:“那是我承了我妹妹的情。”

  “再多的情,也该还够了吧。”张王氏冷笑一声,“当年她嫁到宋家,又不是你……”

  张有财道:“当年若不是我做生意失败,娘又岂会随随便便就把妹妹嫁出去。高门嫁女,低门娶媳。当年张家虽只有一破四合院,可是依我妹妹的条件,嫁到凤凰城小有薄财的人家不是不可能。哪里会轮到只几十亩田地,大字不识几个的宋家,还是个平妻的名份!”

  张王氏嘴巴动了动,终究没有说出一句话。

  张有财叹道:“妹妹嫁低了,倘若不是我,没准她现在还好好的呢。”

  张王氏坐在张有财的身边,安慰道:“世事难料,她难产的事,与你无关。你不要把这些加诸在自己身上。”

  张有财拉她坐在左手边,轻声道:“我知道,这么多年我偶尔给耀祖宪儿些银子,你心里不高兴。”

  张王氏扯了扯嘴角。

  张有财接着说:“但你想想若是没有宋家的聘礼,我能有今天?!咱们能有这个重新修缮的四合院?!能有这凤凰街的当铺?!咱们家如今不愁吃喝……我大半辈子攒的钱,只要有志不乱来,足够他花了。”

  张王氏依旧没有说话。

  张有财又道:“我将以前的事,一一跟有志说了。你看他今天的态度,就知道他是什么想法。你这么不情不愿的,道叫有志知道了,怎么看你?”

  张王氏心里有些松动了,她说:“我也不为了自个,还不是为了他。”

  张有财笑道:“有志有时虽有些莽撞,但也是个有情有义的。我有这样的儿子,都是你的功劳,你且等着享福吧。”

  张王氏崩着的脸全松开了,“你还说他。他竟在北边惹了麻烦,若不是你在那边有几个朋友,也不知道事情怎么了结。父母在,不远游,你让他跟着你管当铺,别让他东奔西走了。”

  “这话自我回来,你少说跟我念了十遍了。你放心,有志不走了。”张有财话锋一转,“耀祖好了,又要开店。等宪儿大好,秋闺若中了,没准以后有志靠着他两个表弟,能过得更快活呢。”

  张王氏笑道:“读书人何其多,中举又岂是那么好中的。依我说,给宪儿娶房媳妇,做点别的营生才好。”

  张有财摇头,“不好不好。中举,难是难,可是若中了,那可是天子门生,鱼跃龙门。前途不可限量,现在万万不能给他议亲,还是专心在书本上为好。”

  张有财又说:“耀祖那媳妇也不错。进退有度、不骄不躁,难得是不笨,聪明,但不自作聪明。杨氏有一百两银子说不出来路,她们分家也才得几两银子,她当时竟也没和杨氏吵起来,也没在外面宣扬……”

  张王氏道:“她到也沉得住气。料想杨氏不承认,说出去一则没人信,二则反倒要给耀祖宪儿惹麻烦……”

  “这里也有你的功劳。若不是你去找了半仙,不然耀祖媳妇就带着弟弟走了,哪里能成你侄儿媳妇。打理得一家上下井井有条。”

  张王氏有些不好意思了。她当时可没找什么半仙,纯粹是找个人敷衍了事。

  张王氏庆幸找的敷衍的苏兰与宋二郎命理相合,不然事泄露了出去,儿子、丈夫都要怨她。

  张王氏往旁边坐了坐,“你也别给我戴高帽。只要耀祖不跟我狮子大开口,二、三百两银子我也是拿的出的。”

  张有财挑眉,“二、三百两,你竟是这么大方?”

  “又不是不还,只是借他。”

  “还!肯定还!你看宋大郎店才开多久,客似云来。一样的汤底还胜他几分,你还怕耀祖开店亏本不成……”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22180/1211792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