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岛 > 农家的悠闲日子 > 第124章他可不想帮别人养儿子

第124章他可不想帮别人养儿子


  离得远远得胡有水面带不耐,直截了当得问:“你这次又想干啥?”

  自从那次别在常小娥得炕上见鬼后,他就彻底跟这个女人断绝了来往,但常小娥三番五次得找到他,两人就又混到一块儿去,事后胡有水就后悔,怕被常小娥死去得男人报复,便又离这女人远远得,对她也是有求必应,毕竟手里,家里都有银子了。

  但谁也搁不住总往外掏银子。胡有水更不是真正大方得人,他觉得常小娥这么久以来都是在他。

  她道:“我只求你让我家大娃上学堂,将来他也好有个出路,只要你帮了我这一次,咱们的事儿就一笔勾销,就算我离不了你,我也能守得住。”

  “那不行,”胡有水想也没想就拒绝了,他可不想帮别人养儿子。

  常小娥没想到他拒绝的这样干脆,撂下一句:“你若不管我们孤儿寡母我就嚷嚷满村儿都知道你扒灰。”

  说完话她就要走,决绝的样子像是立马就说到做到一样。

  谁还能不要点儿脸呢。胡有水立马就常小娥拦下,跟她讲明白自己的底线。

  俩人心里都不痛快,双双从草垛子里出来得时候迎面就撞上找过来董氏。

  看到两人,董氏心里一空,又瞬间被怒火填满,她怒火中烧‘嗷’的一声就冲过去。

  傻眼的常小娥没能跑掉,被董氏拽这头发打。董氏尖利得指甲贴着常小娥的脸就是一下,照着她得脸就是一口吐沫。

  “我打死你,敢我男人。”董氏咬牙切齿的声音都在发抖,对她男人得人更不会手下留情,她又张得比常小娥粗壮,几下就把人摁在地上打。

  被拳打脚踢得常小娥也不示弱,躲过一脚就扑过去对董氏的脸有抓又挠。

  看热闹的人很快围过来指指点点。

  “我也见过,还跟董氏说过一嘴,董氏那个傻娘们儿愣是听不懂。”

  “怪不得几年没孩子,种都撒到别人地里去了,哈哈哈——”

  众人不但不拉架,还有几个跟董氏要好得妇人帮她摁着常小娥。

  等到白氏接到消息赶过来,呵斥住董氏,恨铁不成钢得横了她一眼,来之前就有人跟她说胡有水跟这个勾兑了很久,董氏愣是没发觉,还在今天不管不顾得闹将起来。

  白氏气,看过周围附近也没找到胡有水的身影。

  头破血流的常小娥也在四处张望,迎面就是几块土坷垃砸在她脸上。

  在看那人,竟是自己的亲儿子胡大娃。常小娥愣了一秒,不禁悲从中来,地上大哭。

  砸完人,一脸狠辣的,阴骘的胡大娃一口气跑到空无人烟的荒地,对着一棵枯萎了的老树又踢又打。

  他打一下骂一声,亲生母亲带给他的只有难看,顺带着连胡有水带给他今天的耻辱也记在心里。

  跟着他来到此地的胡小满静静站了一会儿,悄无声息的走了。

  而祠堂这边,迎接廖先生的集体会议,却变成了批……斗大会。被揪回来的胡有水和常小娥一左一右跪在祠堂列祖列宗的牌位下方。

  一旁站着的胡老爹气得满脸通红,这是气的,也是被臊的。想他一辈子行的正坐得端,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有这样给他丢人的儿子,这比打他的脸还难受,家门不幸啊。

  族里出了这样的事儿,归族长管,老族长稳坐在正堂,他大多数时间不管事了。

  交由新任的族长胡永茂,他翻着册子一页一页的找,但由于纸张放置的时间过久,发黄的纸脆得很,掀了几下就烂了好几页,胡永茂咂嘴心疼,便将册子合着,询问坐在一旁的几位老人。

  几番愤慨的交流,最后一致决定伤风败俗的两人一人十藤条,常小娥挨完了打还被挂着破鞋在村子里游行了一遍。被男女老少吐了无数口水。

  若不是有廖先生在,这事儿压根儿就不必在祠堂里解决,说的好听点是伤风败俗,难听点儿就是村里最常见的扒灰,根本不必大张旗鼓,但现在靠山头不一样了,不久的将来会有教书先生,要被人高看一眼的,村子里怎么能有这种伤风败俗的事情。

  这么个小插曲过去,众人关心的正经事儿依旧继续。

  胡里正将建立学堂的事情公布下。

  等众人七嘴八舌的问过一通后。廖先生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,然后告诉众人,有想让孩子读书的,可以送到学堂里来,只需一人每月小半斗粮食,笔墨自带就可。

  胡小满就在心里算了一笔账,一斗粮食大概十一斤左右,小半斗也就是两三斤的样子,这在靠山屯普通人家是人人都拿得起,哪怕是家中有三两个孩子也是可以的。

  廖先生虽有束修银子,但他也有一大家子人需要养活,收这么点粮食也就够成年男人一月的吃喝。

  胡家是可以管吃喝的,但这就牵扯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,就例如一件事情总是一个人干,久而久之其他人就会理所当然得认为你必须去做那一件事,长时间下来,那就是结怨了。

  关键是笔墨,那玩意儿贵的很,一些小户人家也不敢送孩子去学堂的原因也是因为笔墨书本,要知道一达子纸花去得费用,可以够一个月的生活费了。

  在看周围一开始兴奋的人,现在都有了退却的心思,他们没有想得长远,甚至在心里暗暗抱怨发了财的胡家为何不将好事做到底。

  等把一系列得事情宣布,连要请什么人做工盖房子都选好了,不服气的,攀关系套近乎得围着胡胡老爹他们嚷嚷。

  什么还是亲戚邻居为啥子不请他们。什么我家比他家会做活,吵得胡老爹一个头两个大。

  廖先生早就先一步走了,带着几个泥猴儿似的孩子回到胡家,看着他们默写前天教的字。

  就是很简单的每个人的名字。

  一开始并没有拿着毛笔在纸上写,而是在地上写,先学着怎么拿笔。

  拿毛笔的别扭姿势胡小满从未用过,难为她活那么多年,写出来的字笔力重,一笔一划得匠气十足,还不如二宝。

  二宝写的是自己的大名,胡宝禄。笔画又多又复杂,但他写了几遍就记住了。

  廖先生摸着他得发心夸赞:“真是个聪明的孩子。”

  “哦,哦,我被先生夸了。”二宝高兴坏了,又蹦又跳,他属于那种夸赞奖赏这就展现机灵得小鬼头。

  大宝也不差,被夸了句聪明就抿着嘴笑,一想到自己躲着弟弟趴在地上写了很久,他的高兴就打折了。

  写的最烂的就是胡有财了,缺笔少划的就是几根扭扭曲曲得线条,十月那个小丫头都比他强。

  廖先生心里有了数。

  靠山屯儿十几里外就有打石场,大山深处得人家就地取材,一来是方便,再有就是,雨季充沛时能接连下很久得雨,刮起狂风来泥胚房子受不住,石屋坚固,且打磨起来费点力,却能住个几十年。

  胡老爹在村里雇佣了能干得青壮年,他头一次做东家监工,怕有不周全的地方,就住在打石场不回来。胡栓子他们一天一替,除了被骚得没脸见人得胡有水,他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儿。董氏跟他闹的天翻地覆,后来自个回娘家了,自由好多天,还没回来,十月没心没肺的也不知道想娘。

  白氏则每天在灶房里忙活,雇佣别人干活就的管饭,家里熏制的那头野猪肉算是帮了大忙,晌午就管一顿大锅炖菜,胡小满他们若是抓了鱼就在美美的做顿鱼汤。被雇佣得村人没有不满意得。

  胡小满的任务就是督促家里几个读书吊儿郎当的人,头一个是胡有财,然后是二宝。

  他们一个是看见字就头大如斗,一个是聪明得什么似的,却不爱学。

  家里也热闹,一天来来往往得不断人,尤其是刘豆豆跟楚小豪,俩人恨不得长在胡家。

  最让人欣慰的是大宝,他无论做什么都非常认真,在学习方便更是如此,时常也不见他出去玩儿。

  廖先生无疑是个好先生,在授业方面耐心细致,生活方面洒脱迁就,无事可做时会去打石场,或是跟村里的老人讲古,村子里很多人都挺他讲过外面的世界。

  靠山屯儿的世界是充满活力而美好的,远在百里之外得李显恨不得哭出来。

  李显的娘是个雍容的美妇人,四十岁的样子,看儿子这样她一迭声儿得安慰。“显儿,你都一天没吃东西了,是想让娘心疼死不成?让你祖母知道你不吃饭,要惹的她老人家担心,那你就更不对了。”

  一旁的大丫鬟也跟着忧心道:“是呀小少爷,您可是最孝顺老夫人得人了,好歹吃两口宽宽夫人的心。”

  “闭嘴,闭嘴——”李显一脸的暴怒,拍着桌子吼:“藤公找不回来我就把自己饿死——”

  “好大的本事…”李士谦沉这面从外面走进来,李显一缩头,立马就是老实了。喏喏的叫了声‘爹’。

  要问这个家里他最怕谁,那就是自己亲爹了,他就像是庙里的泥菩萨,端着一张悲天悯人的脸,让人不敢冒犯。

  “老爷回来了,”李夫人连忙解围,对这李显使眼色。

  李显全当没看见,心情跟吃了冰坨似的凉冰冰,没心情去卖乖。

  李士谦也不跟他一般见识,进了内室由丫鬟伺候着换了宽松的常服,就又返回来,冷眼问李显。

  “怎么回事儿?”

  李夫人接过丫鬟递过来的茶盏,递到李士谦手里,轻声细语道:“清晨下人报,说是藤公不见了,家里家外找遍了也没寻到影儿,头天晚上还是好好的,不知为何无缘无故的就不见了。”

  这话半真半假,头天李显带着小伙伴又嘚瑟有这么一条大宠物,都是富家子弟,连只凶恶的狗都没见过,更或况是蚯蚓那么一条逆天大的蛇,把人吓坏了不说,还有人家丁试图打杀蚯蚓。

  蚯蚓当时就没那么乖顺,躲起来不见人,第二天就不见了。

  得到消息李士谦就赶回来,他可不是回来听夫人得维护之言的,招手把李显叫到跟前,他把话重新问了一遍。

  李显是个及其不屑说谎的人,他光棍的把昨天蚯蚓被吓到的事情说了,看着自己爹冷着脸若有所思,他忍住哭,问他爹是不是想到什么了。

  他真的很担心蚯蚓,有很多的人都觊觎它这个通……灵的大家伙,若是被人捉了去炖了,那可如何是好。

  李士谦问道:“可曾往靠山屯去找?”

  李夫人没有随意答话,而是让人吧管家叫过来,细细的问了,才知道并没有往靠山屯去找。

  “蚯蚓聪慧,极有可能趁黑回去了。”李士谦猜测道。

  ‘嗷’的一声,李显仰着脸哭起来,道,“那么远的路,它要是迷路了,被人捉去了怎么办?爹,快派人去找吧。”

  管家提出疑问:“老爷,城门附近已经查过守城的没人看到。城里日夜都有衙门里的人巡视,藤公那样大的身躯应该会有人注意到的。”

  他的意思就是蚯蚓不可能出城,那就是个野物儿。

  闻言,李夫人微微蹙眉道:“会不会是有什么人捉走了藤公?它就算通人性也不打可能必过那么多人的眼睛,守城的人可不是花架子。”

  李士谦却不担心,微微笑着道:“你们太小看那条蛇了,只管去靠山屯寻。蚯蚓即将蜕皮,谁要是捉了它可是要倒霉了!”

  “爹,我也要去。”李显听了自家爹的话心里平静了不少,迫不及待的就想跟着去,他太想念在靠山屯儿生活的那几日了。

  “把这个臭小子扔回书院去,一个月不准回来。”,这算是惩罚,李士谦吩咐完就走了。

  李显不愿意在书院里跟一群书呆子在一起,扑到李夫人怀里哭的惨兮兮。可惜了,一顿饭的功夫也容下,他就被抓上马车去了青山书院,他三岁启蒙五岁进了书院,霸王性子人人皆知,一朝成了霜打的茄子,可把人稀罕坏了。

  而记着路的蚯蚓一晚上爬了一百多里,它也不敢往大路上爬,天亮了就躲在附近的山里,身上阻碍成长的皮束缚的它难受,一整天用身子在大石壁上磨,惊动了其他猛兽。

  蚯蚓正想发发凶,跟狼群干起来,它没有毒牙,也不需要毒牙,甩出去的尾巴带起了风,一下就直准的将彪状的头狼打翻,长大的血盆大口几乎能一口吞下一只狼。百度一下“农家的悠闲日子杰众文学”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。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235833/1671255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