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岛 > 农家的悠闲日子 > 第280章急躁的众人都安静下来

第280章急躁的众人都安静下来


  他们刚到此地,也没刻意掩饰什么,村庄日日冒炊烟,难免遭贼人惦记。总不会是过路的人临时起意来偷东西,也就是附近村庄人没跑了。

  三五成群的男女老少围在一起议论不休,从村口到田地间的这段小路上,还在不断的有人挑着箩筐,或者木桶,把里面盛的东西倒在地头的大坑里,那是沤好的农肥,其臭味飘散几里地,路过此坑的人都要捏着鼻子过。

  村里人扛着铁锹,锄头,篱笆等,汇聚得差不多了,老胡一家也赶过来。

  众人都聚集就过来等着胡小满发号施令。

  “人都到齐了没有?”胡小满掂着脚往人窝里看,眉心微隆道,“张小飞呢?让他打的铁耙拿过来了吗?”

  她话音落了片刻,人群里挤出一人,大冷天儿的张小飞跑的满头汗,他飞快的汇报,“铁耙拿过来了,绳子也都准备好了。”

  “行,”胡小满侧过头,对一旁的二宝说,“把地图打开,人口册子给我。”

  二宝急忙忙把地图打开,与惊蛰一人拿的一边,整个地图就摊在胡小满面前。

  那地图简单的很,大体是长方形,然后被分成一格一格,格子里写着名字。

  众人围成一圈,垫着脚尖往图上看,有认字的骚年就会指着格子,说,那上面写的是自家的名儿。

  “都静一静静一静,别嚷嚷,听小满咋说。”刘猎户特意找了个破锣,敲得哐哐响,一会儿的功夫,急躁的众人都安静下来。

  胡小满侧过身子把地图让出来,她的声音不高不低,却清晰的传到众多人耳朵。“地图画的就是村里的土地,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分布,现在先说北面,叫到谁的名字谁就往北面走。一家老小,只要是能干活的都跟过去。以此类推…”

  她顿了顿,视线在目之所及的面孔上划过,加重了语气,申明道:“现在分得土地就是你们的,无论是种下的种子,还是收获的粮食,都是你们的。我只负责规划所种的农作物,和把收获的粮食卖出去。大家要明白一点,你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自己。现在所用的一切种子,将来富裕了是都要还回村子里来的。”

  心里惴惴不安的人大大松口气,虽然签了协议,也相信胡家的人品,但是东西没有分到手里还是不安心,这下好了,土地分到手里用的东西也要还,心里踏实了…

  那胡小满为什么要分土地,拿种子?

  还能为什么,没有这么多的人口,她拿不下这么大的村庄,虽然所有的土地都在她名下,但也需要人来耕种。那胡小满为什么要分土地,拿种子?还能为什么,没有这么多的人口,她拿不下这么大的村庄,虽然所有的土地都在她名下,但也需要人来耕种。收三成的土地佣金,与各地的大户乡绅一样。只不过多了一条,皇粮不用村里人在出,与别个不同,而且种植满十年后土地就归村民所有。种出来的粮食她也可以拿去赚差价。名利双收的好买卖…

  人们想不想的明白都需要时间去验证。胡小满也不在废话,开始点名:“胡疤瘌,胡大永,胡满仓………”

  等全部结束后,已经是半个多时辰了。正口干舌燥之际,惊蛰默不作声的递过一个水囊…

  胡小满接过去,仰脖喝了一口就想吐。她抹着嘴巴惊诧道,“你哪儿搞来的姜汤?”

  “呵,”惊蛰抿的嘴巴笑得很淡,声音却很愉悦的道,“刚才趁你说话的功夫,我回去拿的。”

  胡小满→_→

  姜汤味道本就不好,更何况这还是没有加了糖的那种,喝起来辣嗓子。她难得矫情一回,惊蛰心里就像有根羽毛瘙过,总忍峻不禁的想笑,他压低了醇厚的嗓音道,“下回给你带糖回来。”

  “你个小兔崽子,”胡小满剜了他一眼,又灌了几口姜汤,抹了把嘴。对不参与种植红薯,却还等在这里等着分农具的人说,“农具有限,使完了记得还回村里,用的时候也登记一下,毕竟是大家伙出资搞的东西。”

  周围等着的人高高低低的应下。

  这批农具是从军营里拉来的废铁,村里人各家拿了几文钱,勉强凑合出一套打铁的工具石炭等,由刘小飞带着人把废铁简单改造了。工具就放在村里的库房里,农忙时拿出来,用完了再还回去。

  地里的泥泞程度已经到了一脚下去,能溅出泥浆的地步。胡小满领着人带着工具,下半身已经不能看了,全是泥点儿。

  在地里拿着锄头翻地的人干脆脱了鞋袜挽起裤腿儿,抡开膀子,把表面泥泞底下坚硬的土翻出来,下大力气干活,一会儿的功夫就热起来。

  农民对土地的热爱,就像人对金钱的热爱。他们所开垦的地都是经过许次商议调整,每家每户都满意了,才分到手中,虽然听胡小满统一调动,但土地是自己的,干起活来个个不留余力,热火朝天。

  胡小满踩到地头上的石基,对走过来的中年人说,“葛叔,我给你带来了工具,加加劲儿,今个儿前半晌争取把你家的地翻整好,后晌下肥下苗。”

  老葛是个长了满脸斑的老头儿,几年前他儿子就病死了,只剩老两口带一个外孙女,是以村里无论是分房子还是分地,他们这样的孤寡老人都是头一份,下苗种地也是一样,村里也不会有人不服。

  小跑过来的老葛有些拘谨地说,“那红薯苗苗也不多,要把你们自家先种吧,剩下了再给俺们点就行了。”

  胡小满从基石上跳下来,拍拍手说,“没事儿,育苗室里的另一批苗苗已经出了,你们这边先种下,长出藤蔓的剪了藤芽也能插秧。也就是一个月的事儿。”

  所谓的‘插秧’,老葛这个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不懂,虽然几天前就已经把种红薯的方法讲了很多次,但村里传言说胡小满这是在瞎搞,老葛也认为没有把秧子剪了插在地里就能活的道理。

  他犹豫再三,还是把话憋回肚子里。老葛人虽然老了,但是脑子还没有糊涂,很多事情在外人眼中看来是荒谬,但在胡小满身上却能成为奇迹,暗地里说归说,但很多人还是相信她。

  胡小满的事情太多了,没工夫才想老葛的欲言又止,她招手叫过刘小飞,嘱咐老葛道,“我留下两个人,让他们用铁耙帮你把地翻了,地里下完肥之后通知我,我来教你们怎么下苗。”

  铁耙就是放大版的钉耙,将其插到土地里,在上面蹲坐一个半大孩子压着,几个壮汉牵起上面的绳子背在肩头,只管拉着走。有重量压着的铁耙会在泥土里留下深深的痕迹,再有两个人跟在后面,用铁锹把翻上来的泥块打碎。这是用人代替牛,同样能达到翻土的目的。

  胡小满简单说明后就往下一家去。半月前,红薯苗培育成功之后她就把所有的种子都下培养基里,可喜可贺的是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七十,那小半口袋的种子培养出来也有将近六千株幼苗。

  数量看着多,但真的栽种地里的时候就知道少的可怜。红薯的幼苗有一手指长比头发丝粗点,一亩地最少也要种上一千株,六亩地下来就把所有的幼苗都解决了,万幸的是,红薯藤长出来后能够插秧,这六亩地的秧将来能够种上百亩。

  但在这期间,有上百亩的地处于空挡期,所以不但要种红薯,粮食也得种。开春后能种植的农作物有限。但也不是没有,例如水稻,花生,棉花,大豆,玉米都能种。

  可是百越是北方,没有水稻,棉花还没普及,胡小满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,也没见过有人种过棉花,花生。玉米这个东西还没诞生。

  能播种的农作物虽然少,但是普通所见的蔬菜都可以种,例如大葱萝卜茄子之类的…

  胡小满首选其冲的就是大豆。大豆从生长到成熟需要五个月,收获过后正好能赶上下一茬红薯种植。最重要的是大豆不但能榨油,还能磨成面粉,这就是一条生财的好路子…

  是以百亩空地,一半留下种植红薯,一半种植大豆,剩下零散的小面积则是种上蔬菜。在这黄青不接的季节里,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上山采摘野菜,用以糊口。

  用作种子的大豆也以高价买了回来。大豆种植要比红薯简单一些,只需把土地翻松,清除杂草的根系,然后就可以一边翻地一边下种。

  每家每户分到手的地不超过三亩,那家里人口众多,愁眉不展的同时,也手脚麻利的翻整出一块土地,然后找到大宝报备,就可以领取种子播种。

  种子也是斟酌着买来的,本就不多,分不好均匀,后来的人可能就没了。大宝带着一群学子很是谨慎,跟着头一个来要种子的人下地勘察。

  都是乡下孩子,谁还能没下过地。对于种植大豆,大宝也很熟悉。

  蹲在地上,用锄头奔出一个小坑。埋种的坑洞间隔一脚掌远,每个坑里三粒种子,一亩地下来,需要五大海碗的种子。大宝从头跟到尾,把一亩地需要到数量估摸出来,就不再跟了,而是每个来要种子的人,都给他们用大海碗舀五下。不够了再补…

  胡小满远远的看着一群年轻的学子在田间地头奔过来,走过去。他们身负监督任务,这个时候就很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性,很有几个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少年颐指气使,扯着嗓门喊叫。

  “把那几个嚣张跋扈的记下来。”胡小满淡淡道,“以后有时间了好好敲打敲打,再有类似管守种子的事儿,就把他们几个剔出去。”

  “好,我知道了。”图娅作为‘秘书’,连忙把她说的话记下来,由于认不清那几个人,跟小满打了个招呼就去询问。

  自认读过几本书的那几个小子的毛病比人大。清高自傲…对图娅一个小姑娘他们也不客气,几乎都是藐视着说话。

  图娅问过之后,就跑过来对着胡小满巴巴的一顿告状,“那几人心高气傲装的厉害,我稍微拿出一句诗经上的话问他们,就立马露出了马脚,识了几个字就眼高于顶,再学下去也没有必要了,不如把机会留给别的人。”

  这小丫头的报复心有多重,胡小满最清楚了,但她说的也并非不是事实。

  小满拍了拍她的肩膀,示意稍安勿躁,“你记下就是了,学堂的事儿以后再说。”

  ………

  饥馑严重那会儿,两天一顿饭,搬到新村庄后是一天两顿,先下都在下力气干活改成一天三顿。

  胡小满前几天特意带着护卫队上山打猎,抓了那么几头饿扁的小动物,中午就把那些除了骨头没肉的玩意儿给炖了,一勺子下去,是野菜,还是野菜,但多少有点肉沫,骨头架子也能啃得津津有味。

  这顿饭只招待护卫队和管事的那些人,至于他们吃多少,拿去给谁吃就无所谓了。要是孩子们端着碗过来,眼巴巴的瞅着,一人给他们一口也就是了。

  胡小满蹲在地头吃饭,一筷子下去就捞到一大块肉,她赶紧用手捂着,左右看看。

  那盛饭的木桶里面脱了鞋子下去摸,也未必能找到这么大一块肉,摆明了就是有人怕她嘴上委屈了。饭虽然是鲁刚那个半桶水厨师做的,但能在这种事情上牵心挂肺的,除了奶奶没别人。

  胡小满心里美滋滋的…

  她刚要埋头开吃,就见一双筷子放下一块骨架,飞快的移开了,那零星一点的肉末挂在骨架上,简直是可怜…

  扭头一瞅,是惊蛰。

  “就这么点儿可怜唧唧的东西,甭给我了。”胡小满边说,心里边感叹没白养,知道孝顺。

  “我在军营里不缺这些,”惊蛰把碗里的野菜翻了遍,也都只找到一个骨架子,日子过得这样拮据,她一定时常吃不饱饭吧?可恨自己,什么忙也帮不上。

  “军营里能顿顿吃上肉,也不必去抓壮丁…”

  胡小满的话还未落音,就被惊蛰打断。

  他低迷的声线,发誓一般道:“我一定要让你过上好日子,天下最好的日子。”。

  一个骨架子就把他刺激出这样的豪言壮语?胡小满呆愣的眨眨眼,莞尔一笑道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235833/1896231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