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岛 > 黑熊债,桃树情 > 第二章:父母牵手把家回

第二章:父母牵手把家回


  八月底,周六的傍晚。

  相对于省城湘城的繁华与炎热,南县林家镇的小林村更为清静与凉爽。

  小林村依山傍水,土地肥沃。浅金色夕阳笼罩下的村子,视野非常开阔。远看青山,近看绿水。一户户农家小院、一片片田地菜地,错落有致地点缀其中。耳边蝉鸣声不绝,可爱的蜻蜓成群结队,一派安静祥和的田园风光。

  建新母亲家的院子,很有几分诗情画意。

  周周正正的院落里,建了两栋红砖平房。

  说是院子,不过是用红砖和着水泥,垒了一米多高的围栏。围栏的正中间,用木头做了两扇长条矮门。

  房门、院门上的绿色油漆,清新又明快。与红砖搭配着,颇有些红砖绿瓦的意境。

  那是建新母亲给儿子娶媳妇时,特意请村里头的木工手艺人新做了院门,刷上了绿色的油漆。老旧的原木色房门,顺带着也用绿色油漆给翻新了一下。并且,把院子里头好好修整了一下。

  靠近左侧房屋的门前,有一棵好大的桃树。院子的内围,种了满满一圈儿辣椒。围着桃树和辣椒,用红砖和着水泥建了一圈儿不太高的围栏。院子的中间,磨上了水泥。

  院门外的土路,一头连着村外,一头连着小林村的深处。

  大桃树上,结满了青青红红的桃子。小辣椒树儿,结满了青青红红的本地辣椒。都是红配绿,俗俗俗!

  或许是大俗之间有大雅,倒让人觉得很特别也很有一番韵味。

  建新的祖父,是镇上有名的木匠。给两个儿子,一人建了一栋一层的砖房;唯一的女儿,带着丰厚的嫁妆嫁入邻县。

  建新的伯父,接手了木工手艺。省城里活儿多,工价也给得高,伯父便带着全家人搬迁到省城。

  建新的父亲,接手了家里的田地。可惜的是,父亲多年前因病去世。父亲去世没多久,祖父母也相继去世。大伯大姑与自家几乎是断了来往。建新与两个姐姐,由母亲一手拉扯着长大、成家立业。

  这颗桃树,是建新父亲生前亲手栽种。虽然物是人已非,但这几年总是硕果累累。

  院子里住着两户人家,左边这一户是建新母亲家。

  右边那一户,住着外地人文进勇一家三口。文进勇和妻子喜梅是四川人,有一手好厨艺。他们俩是走乡窜村,为农村人家操办红白喜事的大厨。

  八年前,文进勇租住在建新大伯父的老宅。四年前,文进勇买下了这座老宅,在小林村安营扎寨。

  周六,建新与漫云请了一下午的假。

  匆匆在食堂吃过午饭,夫妻俩就坐上了从湘城开往南县林家镇的中巴车。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,终于到达镇上。

  从林家镇步行到小林村,依着建新的脚程,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到。此刻,建新左手提着一大包行李,右手拖着娇滴滴的漫云大小姐。如果一来,便慢腾腾地走了个把小时。到达小林村村口,已是下午五点多。

  农村人晚饭吃得早,小俩口正赶上了饭点。乡邻们都喜欢在院子里头,边乘凉边吃饭。一路上,往村子里走。热情乡邻们的招呼声、寒暄声不绝。少不得,夸赞几句漫云长得漂亮、建新好福气。

  傍晚的阳光依旧灿烂,阵阵微风轻轻拂过。比起省城,倒觉得凉快不少。

  马上可以见到心爱的儿子,两人的心情甚好。建新与漫云满脸欣喜地走到家门口,推开了小院的院门。

  院子中间,摆了张小方桌。

  两个小男孩坐在小板凳上,认真地吃饭。乍见儿子,漫云眼眶一热。又一个月没见面了,心里着实想念得紧。

  三岁半的儿子,穿着奶奶做的小背心和同款大裤衩。这个夏天,孩子晒得黑不溜秋。

  天哪,这衣服布料竟然是白底起红色大花朵的棉绸!衬着这身小黑皮,不男不女不说,活脱脱就是农村的小土包子。

  儿子一手拿着筷子大口扒拉汤泡饭,一手拿着一大块黑漆漆的猪脊骨。扒拉一口饭,啃一口黑骨头,吃得非常带劲。

  坐儿子对面的文家小娃也是同样的打扮,同样的造型,同样带劲地吃着饭。

  漫云心里略有不快,快步走到儿子跟前,说:锦锦,妈妈来了。儿子抬起头,筷子一放,举着骨头就向妈妈扑过来。

  漫云新做的粉红色连衣裙上,有了一个黑黑的印子。漫云爱子心切,没时间心疼新裙子。开心地抱起了儿子,在儿子沾了酱油、肉渣儿的胖脸上左亲右亲。

  建新满脸幸福,盯着儿子笑嘻嘻地看也看不够。

  智华一眼瞥见爸爸,拿着骨头的小手挥舞,喊着:爸爸,给你啃骨头。

  哈哈哈,啃骨头,很幸福有没有。

  晓虎抬起头,叫了声:叔叔婶婶。他自个儿,一个劲儿地傻乐。晓虎盯了漫云一会,慢悠悠地说:婶婶,漂亮。

  确实,漫云很漂亮。黑亮的齐耳短发,斜分的小刘海儿,时髦的粉红色掐腰长裙子;苗条、肤白、唇红、眼睛大大。目光流转,自带一种妩媚与自信。

  省城里的姑娘,长相漂亮身材姣好。加之穿着洋气又时髦,来到这个偏僻的小村子里,好似仙女儿下凡般亮眼。

  漫云对着晓虎笑了笑,和建新一起,抱着儿子进屋了。

  建新刚坐下,想着小院门没关上。担心晓虎跑出去,转身去关院门。他顺手摸摸晓虎的大脑袋,嘱咐孩子乖乖吃饭。晓虎咧嘴一笑,双手又捧着一块骨头使劲啃着,把建新逗得直笑。

  建新正要去厨房叫母亲,恰好母亲端着大碗汤泡饭,和一碗擂辣椒皮蛋走了出来。建新欣喜地说:妈,我们都没吃饭呢。你这饭我先吃了,饿惨了。

  儿子撒娇,老母亲心里乐开了花。一个劲儿说:你们累了吧,快坐。庆庆先去吃饭,我做点好菜给你们吃。腊肉炒大蒜、丝瓜、油淋辣椒、紫菜蛋汤行不行?建新漫云,你们自个倒凉茶喝。

  建新连声说好,漫云一肚子不快,轻声叫了一声“妈”。心道:说了小名是锦锦,叫庆庆干吗?真的是。

  建新端起母亲的汤泡饭,就着擂辣椒皮蛋,吃了起来。皮蛋在自家可吃不到,汤泡饭在自家可上不了台面。漫云从来不吃皮蛋,也不让自己吃;漫云说汤泡饭不营养,不让自己用汤泡饭。

  懂事的儿子,把握在手里良久、啃了一半的黑骨头递给他,说:爸爸,给你啃个骨头。建新欣然接受,美滋滋地接过来啃。

  他完全想不到,会有一场巨大的婆媳风暴等待自己。

  漫云扫了一眼堂屋,心道:穷酸样儿,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。

  堂屋虽然宽大周正,确实没有一样好物件。

  靠左墙,摆了一张方饭桌和一张长条矮木柜子。靠右墙,摆了一溜儿的老式靠背椅子和两个小板凳。柜子的上头,放了瓷的凉水壶和几个杯子,还有些零七碎八的小东西。屋子角落里还堆了一些常用的农具,墙上贴了好些年画娃娃。花花绿绿的,晃得人眼睛疼。

  漫云拎了把小板凳,牵着儿子,到院子里陪儿子吃饭。那边晓虎拿着手里的黑骨头,啃得津津有味。儿子乖巧地坐下来,拿起筷子往嘴里扒拉汤泡饭,吸溜得有声有色。

  看着碗里那几块黑黑的骨头,漫云倒抽一口凉气。这骨头不是排骨,而是脊骨。是脊骨熬了汤以后,单独拎出盛着;再淋上不少酱油入味,所以乌漆墨黑。

  儿子吃的所谓汤泡饭,就是把芽白碎煮骨头汤一古脑倒在饭里。又是菜又是饭又是汤,拌得倒是很均匀。什么玩意儿?跟猪食一样难看又没营养。看看对面的小子,也是一样的吃食。

  漫云真的很愤怒:我给足了伙食费的!我说过小孩不要吃酱油的!我声明不能吃汤泡饭的!这个乡下老太婆,真是讨厌又不听指挥!

  智华大口吃饭,大口啃骨头,吃得很香。晓虎已经吃完,在和智华说话。漫云脸色一沉,对晓虎说:锦锦在吃饭,吃完再说话好吗。

  晓虎说:婶,锦锦是谁呀?他不是庆庆吗?

  漫云气得一口老血,差点喷出来。白净的小漂亮脸,快垮到地上去啦。她想发作,一时又找不到由头。于是她努力装作温和地对晓虎说:嗯嗯,好,晓虎乖。

  建新几下把那碗汤泡饭和擂辣椒皮蛋,吃了个精光。他把碗筷收进厨房,亲呢地对母亲说:我还没吃饱,多炒点腊肉咯。母亲慈爱地看着他说:好好好,快出去陪老婆儿子吧。

  建新走到院子里,见老婆像尊门神一般坐着一言不发。心中暗道:哎,又快到那几天了,不敢惹不敢惹。

  建新把院里的小饭桌,收拾干净搬进堂屋。再把堂屋里的大桌和椅子摆好。站在院子里,看着两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儿。

  这时,日头快落山。落日余辉下的小林村,似乎镀了一些薄薄的金光,很是好看。

  建新想着,得亏有文家人住在旁边,与母亲互相有个照应。要不,还真不忍心带孩子走,留母亲一个人在乡下独居。唉,漫云啊漫云,你怎么就这么容不下我的母亲呢?

  这时,文进勇夫妇也回家了。他们俩一人拎着一份连碗装在塑料袋里的扣肉,热情地与小俩口打招呼。

  文进勇冲着建新一乐,说:你小子有口福,今天的酒席办得漂亮,主家给了两碗扣肉,你拿一碗去吃。

  建新上前接过扣肉,笑着说:文哥,听说你做的扣肉一绝啊。谢谢啊,太好啦!

  两位女主人也相互点头一笑,喜梅牵着孩子与文进勇一起,回了家。

  喜梅向文进勇叨叨:你看建新那口子,裙子真漂亮。

  文进勇回嘴:人家瘦得跟个杆似的,披个麻袋都好看。你这么胖穿上裙子,就像个耍猴的。

  喜梅很不高兴,说:你自己啥子样,肥头大耳的,还好意思说我!

  文进勇少不得,又是哈腰又是赔罪哄老婆。

  喜梅的脸色,刚刚好看点,文进勇又说:自古王八配绿豆,人家俩口子都俊。我们俩口子都胖,天生一对。

  喜梅火气直冒,抱着晓虎就回了房。她撂下狠话:你是王八,你是绿豆。姓文的,你睡猪圈吧。

  “砰”地一声,把房门关上,还落了锁。

  哈哈,姓文的,谁让你嘴快?自已找了个没趣吧?

  文进勇少不得又在房门外骂骂咧咧:你这个瓜婆娘!你这个瓜婆娘!

  要说农村办酒席,都是主家自己采买原材料。掌勺师傅负责做菜,主家的亲朋邻居帮忙打下手。掌勺是门手艺活,工资按天结算,给得很高。如果席面漂亮、主家又十分满意,就会送一、两份大菜给掌勺师傅。

  建新对着漫云讨好一笑:云,文哥的手艺好得很。你摸摸,这扣肉还是热的。并腆着脸,把扣肉递到漫云面前。

  可惜,自家老婆的脸上,一片阴郁。

  漫云完全不领情,搭都没搭理他。抱着儿子怒气冲冲,到堂屋里坐下了。

  建新有些莫名其妙,不知道老婆又哪根筋不对劲。他摇摇头,拎着这碗扣肉去厨房。又找了个盘子,把扣肉翻了个边。

  啧啧啧,这扣肉真香。

  啧啧啧,老文的手艺真不错。

  啧啧啧,卖相真不错,正宗的虎皮呢。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241836/1771304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