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岛 > 苦海慈舟 > 其第三十二 崛起,安娜塔西娅 4

其第三十二 崛起,安娜塔西娅 4


  下午,司徒唯在房间里继续写《大国崛起》的内容纲要与拍摄纲要。22号晚上他写了一些,对后世CCXV原版的《大国崛起》进行回顾。

  《大国崛起》是首播的,号称是集“百位专家之力、三年心血”才制作出来的。它的来头很大,有传言说其直接动力来自2003年政治局大佬们对15世纪以来,9个世界性大国兴衰史的集中学习。为因应这次学习,CCXV才派出空前强大的阵容,跨国实景拍摄,搞出了该纪录片。

  它记录的时间跨度从15世纪到20世纪,500多年。选择15世纪为起点,是因为历史界较普遍认为全球化的肇始于此。所涉及到的9个大国,分别是:

  葡萄牙、西班牙,对应第一集《海洋时代》;荷兰,对应第二集《小国大业》;英国,对应第三集《走向现代》和第四集《工业先声》;法国,对应第五集《激情岁月》;德国,对应第六集《帝国春秋》;日本,对应第七集《百年维新》;沙俄(苏联),对应第八集《寻道图强》和第九集《风云新途》;美国,对应第十集《新国新梦》和第十一集《危局新政》。

  最后还有一个总结篇,《大道行思》,对前面十一集的内容进行总结。

  而在纪录片的内容上,每一集的视角都有所偏重:

  对葡萄牙、西班牙,抓它们拥抱海洋的勇气与开拓精神;对荷兰,抓它的重商主义传统与商业精神;对英国,看它的《大宪章》、工业革命;对法国,是自由、平等、博爱、天赋人权的精神动力;对德国,主要看它的教育,科教振兴了德国;对日本,是它狂热的疯狗般如饥似渴的学习精神;对沙俄是彼得大帝开启的强人治国传统、对苏联是它计划经济方面的探索;对美国,讲宪政,讲它把专利法写入宪法。

  总结起来大致有文化、科技、教育、体制四个观察重点。

  《大国崛起》是国内第一次不将自己放在受害者角度,不从意识形态出发,“公正”“客观”来看待世界大国之间的潮起潮落。

  当时播出引起过巨大的反响,有赞誉的,也有批评的。

  对“王唯”而言,初次观看时他还只是个在校学生。眼界事实上远不够宽广,这部纪录片给他的更多是直观的震撼,震撼于它制作上的精良。尤其片中广泛用到的电脑合成镜头,在各个国家、各个话题之间的衔接上非常流畅,而且显示出以前所有国产纪录片未有的想象力。在影片的内容上,“王唯”反而关注得较少。

  后来到长影厂工作,他又在网上看了一遍,才发现这部所谓纪录片实际就是一部宣传片。里面藏着很多败笔与猫腻。

  比如里面提到,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舰队打败。说,英国舰队里有很多武装商船拖累,能打败无敌舰队是因为英国的大炮更为先进,射程更远威力更大。由此引证科技对一个国家强大的重要性。

  但问题是,“王唯”有问过专门研究历史的人,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。

  西班牙无敌舰队里武装商船更多,拖累并不比英国小,而且在火炮上也不比英国逊色。只是由于西班牙战舰过于庞大,在恶劣海战环境中不如英国战舰灵活,水手和炮手的技术水平没有英国方面高,最主要西班牙海军在作战方式上坚持古典海战“接舷战”的方式、战术思想的落后才导致失败。而且片中说,西班牙无敌舰队一半都被击沉,这更是个显然的失误。以1588年时火炮的威力,一次海战要击沉数十艘战舰等于天方夜谭!其实被直接击沉的只有几艘,其他的只是受损,回程途中遭遇风暴才导致半数战舰覆没。

  又如,谈到德国,影片里面特别强调了“弗里德里希-李斯特”这个爱国经济学家。把他强化成一个有着极其强烈民族忧患意识、反对国家分裂的哲人,对他的事迹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解说,推到近乎圣哲的位置。那么李斯特对德国的统一是不是真的起到如此大作用?其实有限!公允来说,西方经济史学家仅将其当成一个“非主流”派别而已。

  《帝国春秋》这一集之所以强调李斯特,不外乎李斯特提出的“关税同盟”,“由经济上统一促使德国完成政治上的统一”,这一类的想法符合当今某些大佬的对台愿望而已。然而将德意志统一的进程,比照大陆与台湾,一厢情愿的成分太大!

  这里倒不是说“王唯”赞同一边一国,但作为真正的纪录片,要件就是真实,而不是借着壳来对外喊话,更不是超时空无视具体差别的YY!

  还有,谈到美国,美国这两集“王唯”认为是最失败的。里面很多东西基本都是隔靴捎痒,完全没触及真正的干货。谈到国父华盛顿,就盛赞华盛顿的崇高品质,全然不提当时有杰斐逊这些完全不逊色于华盛顿的人才在制约他,全然不提这些开国先烈们为防止华盛顿独裁而做出的超前制度设计!也不提《独立宣言》和美国宪法的真正精神!谈到林肯也是一样,强化林肯为统一南北做出的努力,却完全忽略了即使在北方军占上风、国家危机旦旦的时候,林肯仍然不愿意放弃对两党制的坚持!

  至于苏联,更不用说。苏联的集体化农庄导致的农民造反、斯大林搞出的大清洗,苏联与德国联手瓜分波兰、卡廷惨案等阴暗面全部不谈,也不怎么谈苏联如何解体、有什么深刻的经验教训,讲到苏联的最后一两年,直接几句话就过去“今天,俄罗斯已经走在了民族复兴路道路上。”

  整部《大国崛起》就使劲儿谈教育、谈科技、谈技术、谈文化,似乎教育上去了,科技上去了,技术发展了、文化繁荣了,就大国了。——哪里有这么容易的事情?教育、科技、技术、文化,这些东西都需要土壤,最基础的土壤就是法制与宪政!

  而且最关键的是,整部《大国崛起》,对战争的论述少之又少。而稍微有常识的人都知道,每个世界大国的崛起,最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在战争中取得胜利。纪录片为了迎合所谓“和平崛起”的口味,擅自忽视了战争史。

  可以说,如果真要以真正纪录片标准看,司徒唯很难不将《大国崛起》视为劣等作品。但是,换个角度,从宣传片看,司徒唯双手双脚支持给它打一百分!好的宣传片,就像搞广告一般。司徒唯是拍过广告的,他知道有感染力的广告实际就等于谎言,它说事实,但不说全部的事实;说事实的一方面,但不提供多角度的审视。

  并且司徒很清楚,如果以功利、功用的角度出发,宣传片的作用远比纪录片大。因为纪录片能让人“思考”,而夹着无数私货的宣传片却能让人“相信”。对司徒唯来说,自己到底要将自己这部全新的《大国崛起》拍成纪录片还是宣传片?司徒唯还是选择宣传片的方向!

  原因简单:

  首先,如果在信息展现上,尽量坚持全面、客观、中立,这意味着司徒唯工作量的增大,意味着投入在《大国崛起》中的成本增加,最重要是时间上需要花得更多。对于一部不以票房为追求的影片,司徒唯不认为自己耗得起。

  其次,《大国崛起》是针对国内,最多加上南洋华裔观众的,这些观众群本身文化水平不高,即使是国内的知识分子,很多对国际上的情况也远未称得上了解。如果仅仅从科普角度,给纪录片,看了能增长知识,却发挥不了导向作用。

  导向作用在当前是重要的,未来的一帮大佬们:蒋大爷80后、毛大爷90后、周大爷90后、邓大爷00后,他们在现在这个阶段都是些新嫩。如果能通过电影,用最直观生动的方式,将科学、民主、法制、权力制衡等观念传播过去,对他们会造成怎样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!说不定以后就不会有大炼钢铁什么的,也不会有十年,也不会有3000万!

  一想到这些大佬,以后在某个场合对某个外宾说:“我是看XXX的电影,才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”,司徒唯就兴奋得想要翘尾巴!

  即使出现最糟糕的情况,这些大牛都没看到司徒唯版的《大国崛起》,也可以让更多国内的人有所警惕!

  作为一个某程度上的未来人(实际是另一个宇宙的人),司徒唯确信自己能把握到一个合适的度,灌输一些能够真正经过历史考验的干货进去。即使司徒唯版的《大国崛起》拍得比CCXV版的更宣传、更煽情,至少在作用上,司徒唯相信会是更为正面的。

  司徒唯现在写内容纲要和拍摄纲要,重点针对他要访问的法国以及可能访问的德国。司徒唯准备先拍出这两个国家,在合适的时候再拍另外的国家,或者等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才拍其他国家。那么,最重要、最紧迫的是首先要拍好法国。

  重点要剔除其中不合时宜的东西,要加强一些司徒唯认为极端重要的东西。比如,说法国的大革命,不能不谈革命的狂热对国家造成的严重伤害!说法国的思想自由,不能不谈法国如何保障思想自由!

  对要拍摄那一些场景,对拍摄的行进路线,对要采访的人群,等等,司徒唯都需要同限量版仔仔细细的商定。另外还包括要引证的资料、图片、名言等等,都需要限量版提供信息,要争取不出现像CCXV版《大国崛起》的一些低级的技术性失误。

  司徒唯很有斗志!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251103/1473406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