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岛 > 地球魔法纪 > 第四十八章 升官

第四十八章 升官


  董卓见此笑了笑,也更加放心了,至少不是一个油嘴滑舌之人。“那些事我都知道,就不用说了。我就问你一句,剩下的人让你带,你能做好不能。”

  杨奇刚刚张嘴,就被董卓打断道:“还有一件事,事先通知你。”董卓目光灼灼的望着杨奇,“你最多只有三天的时间,三天后,军队就要开拔,投入战斗之中。你自己好好考虑考虑。”

  杨奇低头思虑了一会,抬起头,斩钉截铁道:“属下,能!”

  “好,好,……”董卓大笑了起来,然后从座位上站起,扶起杨奇道:“有信心就好!不过只有三天的时间,我给你一千匹战马,三天后我要他们都在马上。”

  “诺。”

  在众人羡慕和嫉妒的眼神之中,杨奇被任命为军侯。同时残存下来的这些人的着落也都有了,众人不论以前是县兵、曹掾吏、还是平民,从即日起都是军队,加入军籍。对于这种变化,还活着的人都不是很在意,自己的亲人在鲜卑人过后,逃的逃,死的死。继续留在咸阳城中也不过是徒增伤悲,离开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。

  杨奇的上台对他们这些人来说也还是可以接受的,杨奇的形象在他们的心中也是明显。魔神的称号也不是白叫的,对下面的士卒的震慑力还是可以的。而且还是自己军中的人,也都是很高兴。不过对于胡锐还有朱贵来说就不是一件好事了,二人拼死拼活的争了无数天,最后便宜了杨奇这个以前的下属,二人的心中的感触可想而知。

  不过二人还算是一个纯粹的军人,在接到命令后也没有给杨奇找什么麻烦,很是平静的交接了一切,至少表面上很是平静。

 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(汉朝有没有这一说就不知道了),杨奇的第一把火就是练骑术,杨奇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他们循序渐进了,除了四百多人早就会骑马射箭之外,还有近六百人不曾接触过战马。这还是边郡地区临近草原,容易接触战马的缘故,若是在内地人数只会更多。

  杨奇对他们的办法就是,直接把士卒给捆在马背上,至于你掉不掉下来,会不会颠死。这就不是杨奇考虑的了,杨奇要的是成绩,三天后的成绩,不练会每个人都不能从战马上下来。至于杨奇的亲兵队长陈元,是一个标准的儒生,只是现在的儒生对君子六艺的要求,还不是后世被某个辫子民族毒害后的东西。君子六艺基本上是每个儒生必修的东西,其中就有“御”这一项。在春秋时不过是驾车而已,到汉朝之后中原战马增多,普通人家也能买上一匹,有加上了骑马一项。从小就开始练习的陈元,比杨奇这个半吊子还要强上许多。

  至于刘二,不会,那没啥说的,捆上。刘二也没有推辞,因为他实在是受不了了,骑上战马就直不起腰了,一直都是趴在马背上。捆上反而是解脱了。

  三天三夜,吃在马上,睡在马上,让这些步兵终于可以经受住马上的颠簸,至少骑在马上奔驰个几十里没有一点问题。但是让他们在马上射箭,或者挥舞武器,那就有些强人所难了。杨奇也没有那种打算,杨奇曾和陈元刘二讨论过自己升迁的事,按刘二的话就是,“董老大,看上你了,要你当他的小弟”。

  陈元的话虽然文雅一些,但是意思都是一样。不过三人都是对董卓从哪里认识到杨奇的能力感到好奇,最后实在想不出来。最后杨奇就说:“既然刺史大人看的起我,那自然要做出一点事回报刺史大人,证明大人没有看错。”

  杨奇本就是知恩图报的人,刺史大人的任命对于杨奇来说,却是大恩了,再加上对杨奇毫不掩饰的欣赏。有句话不是士为知己者死,杨奇虽然没听过,但是那种感觉还是有的。而且对方又给了自己报仇的机会,按三人的推算,刺史大人来这里,那就只有一个可能,刺史大人打算绕过鲜卑人的主力,进入草原,袭扰鲜卑人的后方,而这个时侯杨奇能够领一千士卒,这不是大恩是什么。

  而杨奇的这种观念却正好很对古人的胃口,陈元和刘二都表示了对杨奇的支持。杀鲜卑人于公于私都是要做的,于公报咸阳城中数千百姓的大仇,和保卫更多的百姓。于私报杨奇的家仇,报刺史大人的大恩,无论哪一样都由不得杨奇不努力,刘二陈元不奋斗。要不然之前练习骑马没有两里地就再也不上马的刘二,为什么要把自己捆在马上?

  三日后,杨奇在从县衙出来之后,见到李儒正等在那里。有些不解的走过去,不知道有什么事。

  二人走在庭院之中,一阵的沉默,杨奇不知道李儒突然找自己什么事,因此也就不开口。四周的也没什么可看的,花花草草的在围城的时候就已经被吃完了,树木也都是光秃秃的,露出光秃秃的树干。

  李儒在一处僻静的地方站好,慢声道:“杨军侯,今次你为先锋,如何做?”

  在堂中刺史大人已经说得很明白了,因为杨奇他们之中多为本地人,让他们为先锋为大军开路。杨奇他们今天就要开拔,而大军还要再休整一天。

  “主薄大人,杨奇一路而去,定然让刺史大人一路畅通。”

  李儒笑了笑,道:“杨军侯可知大人为什么要亲自领兵。”

  这正是杨奇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,又如何能够知道。因此杨奇坦然道:“不知,还请主薄大人明告。”

  “鲜卑人的数万大军现在已经到了雁门郡之下,雁门军中有从黄河黎阳大营中调来的万余精锐之士,还有各郡调来的数万郡兵,正面上鲜卑人若想突破,便要付出莫大的代价。因此鲜卑人若想轻易南下,只能避开雁门。”

  “咸阳便是一处,不过咸阳城中没有大型渡口,而且咸阳之后的就是大片的沙漠,同时度辽将军镇守于此。咸阳对他们的作用并不是狠大。这样鲜卑人能够选的道路就只有河套地区。河套地区现在由匈奴王镇守,在其侧虽有使匈奴中郎将,但和匈奴数万骑兵相比还是有些不足。如果美稷放开道路,鲜卑人就能直入中原,司隶地区。匈奴单于羌渠虽然对汉室依然恭敬,不过其心中的志向一直是要复兴匈奴。因此虽然军中有数千匈奴士卒,但尚不能掉以轻心。如果战事拖得时间过长,匈奴会站在哪里,就真的说不好了。”

  李儒紧紧的盯着杨奇道:“我们要做的就是速战速决,而鲜卑人多为骑兵,正面进攻花费的时间过长,伤亡也太大。因此我们只能逼得鲜卑人退兵。”说到这里李儒语气放缓,“你的任务不是所谓的开路,而是杀人,鲜卑留在草原中的老弱,杀的越多鲜卑退兵也就越快。因此你的目的不仅是开路,而是血洗草原。”

  杨奇的终于明白李儒的意思,杨奇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,抬头道:“杨奇明白,请主薄转告刺史大人,如杨奇不能完成任务,便死在草原。”

  李儒看着杨奇离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一丝笑容,杨奇听到自己的任务之后,脸上的笑容和身上的突然爆发出的杀气,可是没有丝毫的掩饰。“这个任务想来这个杨奇一定会执行的很好。”脸上依然是那淡淡的笑容,突然间显得那么狰狞。

  杨奇走出县衙,内城外的校场上的已经集合了上千的骑兵。杨奇结果亲兵手中的缰绳,翻身上马,喊道:“出发。”

  在旗帜的带领下,一千骑兵如风一般从城中离开,绝尘而去。

  内城中董卓看着离去的骑兵,对一旁的李儒道:“你说他究竟能够做到哪一步?”

  李儒笑着道:“霍骠骑!”

  董卓愕然。

  杨奇带兵离开后,不眠不休的向前赶路,一天的时间赶出了一百二十里,这还是道路上碰到了不少鲜卑散兵的缘故。为了解决这些不停的跟随和骚扰的鲜卑骑兵,杨奇不得不花费大力气,清楚干净,走一路杀了一路,尚未出了大汉疆域就已经杀了个鲜血淋漓了。

  第二天,杨奇就转变了道路,不在大路上行进。转走山区,顺着麦达溝逆流而上,花了一天的时间穿过长达五十里的麦达溝,然后就基本上进入了鲜卑境内。只是杨奇他们现在仍然处于山区之内,在向导的带领下,又在山区之中,继续顺着水流向上走去。虽然是再山区之中,但因为这条河是少有的一条不断流河水,河水的两旁鲜卑人的部落也是不少。

  这一章写的不怎么样,说句实话自己感觉都有些乱,不过为了主角能够活到本书结束,只能让主角的地位稍微抬一些,也就这样了。还有要票,大家把推荐票都投上来吧。

  ;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256280/1384958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