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岛 > 我的名字叫知青 > 第五十二节 地震(3)

第五十二节 地震(3)


  房管站的人来了,查看了房屋的损坏情况就走了。临走时说现在地震还不稳定,等过几天稳定之后再来人修。倒是小妹妹过了几天就回家来了,她是在一个早上回来的,是单位的汽车送她回来的,跟她一块儿来的还有她的两个同事。车上有一些木料和一卷油毡,还有些水泥以及各种工具。她说是要给家里搭建一个临建棚。

  我们在公园门前的道路边上选了一个宽敞的地方就算是选好地点了,在这块地上画了一个方框,估计大约有六、七平方米,这就算是房基地了。他们不让我插手,只让我动口不许我动手。我只得在一旁静静地看着,不再参与意见。

  时间已近中午,我想我的工作来了,我该为大家准备午饭了。我准备了两个饭盒,骑上自行车一口气跑到谦德庄。满以为到那里就能买,等我进到店堂里,才发现馅饼还没卖,排队的已经有几十人了。排队的人告诉我到售货窗口去拿号,一会儿按号卖。我走到窗口,女店员递给我一张纸,我看也没看,随手就放进了口袋里。

  走到门外抽了一支烟,馅饼熟了,开始卖了。里面开始喊号,“一号。”

  我走进屋,拿出我那张‘号’。我就是一号。远远看见小李向我示意,好像是让我赶紧到去窗口买。我猜想这里一定是他捣的鬼。我挤上前去,拿出我的号,“给。我是一号。”

  这时候,那个真正的排队排在第一位的人不干了,他拿出他的号,示意说:“我也是一号。你们怎么回事?怎么俩一号?”

  此时,小李走了出来。其他服务员们异口同声的喊着:“我们经理来了。这是我们李经理。”

  小李煞有介事的走过来问:“出嘛事了,怎么这么乱?”

  售货窗口的女售货员说:“经理,这儿出了两个一号,怎么办?”

  “我看看,我看看。都谁是一号?”小李装得一本正经。

  “我。”那个一号显得理直气壮,大声的喊了一声。

  “还一个一号呢?”小李又喊了一声,并示意我到队伍的前边去。

  我举着我那张号,一边向队伍前面挤过去,一边说:“这儿啦,我是一号。”这时,我已经挤到了售货窗口前、队伍的最前边。

  小李接过我手里的号,嘴里嘟哝着:“我得查查,怎么出了两个一号呢?肯定有一个是伪造的。这事得好好查查。”脸却朝着窗口里面的那个女售货员,并对她说:“你也别干等着,这些顾客都很忙。你先卖着,别让大伙儿都等着。”说到这里,他用下颚向她示意,女售货员马上就理解了她的经理的意图。

  她把手伸向我,我赶紧把饭盒递了过去,并随口告诉她我要买多少。再看小李,他拿着那两张纸,对那个‘一号’说“我得查查笔体,看是不是伪造的。你们两个里边肯定有一个是伪造的。来,你跟我到办公室去一趟。”说完,他一边示意那个‘一号’跟他走,一边挤出了拥挤的队伍。

  此时,我已付了钱和粮票,正拿着我的两个饭盒向队伍外边挤呢。挤出人堆,听见小李对那人说:“你是打算买东西还是打算闹事?要是打算买东西,现在就买,买完就走。怎么样?”

  看见我走过,小李对着我微微的点了一下头。这时传来那个‘一号’的声音:“我当然是买东西啦,要不我干嘛来了。”

  我已经走到小吃店的门口,正在用钥匙打开车锁。听到小李在里面喊:“诶,人家拿的是一号,先给人家拿。”

  回到家里,弟弟已经下班,也参与到家里的‘建筑工程’当中。我招呼大家过来吃饭,又拿了一些馅饼回家了。在家里招呼爸妈和姐姐一起吃过饭,又给小外甥女煮好奶粉,中午的工作才算是告一段落。

  饭后我回到‘建筑工地’,见工程进展真快。似乎他们几个人吃完饭没有休息就继续干了起来,几个人正在整屋顶。门框和窗框都已安装好,小小的房间里还有一个小窗户,是直接用一扇旧窗户扇安装在墙上,只透光不透风。

  他们没有使用水泥砌墙,而是在地上挖了一些土,用水搅拌后用来砌墙。他们说,这是‘临时建筑’,是地震棚,等地震稳定了以后一定要拆的,没有必要用水泥。

  “我们带水泥来是准备万一的。”也不知这万一是指万一什么,他们没有说。

  不知他们是从哪里找来的一扇旧门和一扇旧窗,上完房顶后很快就安装好门窗。工作全部完成后,他们就吵着要回厂。妹妹要回家去跟爸爸妈妈告别。我说你们吃完晚饭再走不好吗?他们都不同意,他们认为厂里工作很忙,地震随时会发生。

  我无法留住他们,只好随他们去。他们把汽车开到我家门口,一起到我家看望了父母后,便开车离开了。

  第二天,爸爸以前看夜的教育局仓库的领导来了,来了以后问爸爸家里受地震影响如何?盖没盖临建棚?有什么困难吗?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真令我们感动。爸爸一再推辞说什么也不需要,但是领导们还是来到了我家刚刚盖好的临建棚里看望了一下。

  进入新盖好的、空空荡荡的小屋内,那位领导对父亲说:“您还说没有困难,这里连床都没有,不能住人算什么防震棚?您不是不知道,咱的仓库里别的什么都缺,就是不缺木材,抓紧时间让您的孩子们到仓库去一趟,弄点木板,搭个舖。出现情况咱好在这睡觉。您说是不是?”

  父亲感到给领导添了麻烦,非常很过意不去,连声推辞。领导就是领导,“好吧,我明天派人给您送来。您就甭管了。”任凭父亲如何解释,那领导再也不对这事发表任何意见了。父亲无奈,只得听之任之了。

  第二天,教育局仓库果然派了车来送来了许多木板。弟弟上班时说了家里盖临建的事,领导给了他一卷油毡和一些木料,他下班回家时用自行车驮回家来。家里的建筑材料已经够用了,弟弟把他拿来的东西搬回了家。

  自从地震以后,副食店里供应的蔬菜就没有保证了,其他如肉等副食品的供应都不如往日那样的充分了,副食店里连买菜也采取了凭本定量的方式,我们吃菜的事情成了问题。我和弟弟经常要到处跑,到其他的副食店去找机会。郑洪和李权也经常来找我一起出去买菜。

  在一次我和弟弟买菜的路上,经过马路边的一片房屋。那时是沿着马路建的一排二层的房屋,即使经过一个胡同口,二层的房屋依然没有在那里终止,拱形的胡同口上也建了一个房间。

  在我们经过时,这一排二楼已经倒塌,只剩下一间例外,就是胡同口上边的那间房。在其他二楼全部倒塌的情况下,唯有它骄傲的矗立在那里。对此感到好奇的不仅仅是我们兄弟,几乎所有在这经过的人都和我们一样。人们的好奇不仅仅是由于它是这里硕果仅存的唯一一间,还由于在它的下面没有房间支撑,是空的,是那个胡同。

  弟弟随口说了一句:“它准是有路子、有认识人,走后门了。”弟弟的幽默,引起路上人们会心的笑声。

  弟弟接着说:“我们有一个女同事就住这个胡同里。她只有一个妹妹跟她一起住。她妹妹还小,还没上学呢。地震时,他们姐俩跟着胡同里的人都跑到马路上来了。当时天还黑呢,过会儿天就慢慢的亮了。天刚朦朦亮,她们就发现她们邻居的一个老头儿蹲在地上,看他身上好像嘛也没穿。她就招呼那老头,老头扭扭捏捏的,不肯站起来,蹲在地上喊不让她们过来。原来那老头连个裤衩都没穿。我们这个同事认为这老头这样不是长法子,天马上就亮了,到那时这老头该怎么办?”说到这里,弟弟停下来,像是说评书的卖关子。

  我看穿了弟弟的伎俩,就催促他快说。他接着说:“最后啊,她把她妹妹的裙子脱下来给那老头穿上了。天亮以后,那个老头穿着裙子回家换裤子去了。这是我们那个女同事那天亲口跟我们大伙儿说的。”

  ;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54407/3475147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