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岛 > 金夕满月 > 第五节 相面

第五节 相面


  女娃金满月自幼生长在外公家里,被隔代的外袓父母抚养长大,幼时被唤作“小满”,虽是女儿家的外孙女儿,不过是个外姓,余家老夫妇也权当作含饴弄孙,倾心养育。

  孩子养得极好,吃饱了就眯眯笑,睡梦里也咯咯咯地笑出声来,十分逗人喜爱。

  做不好的梦时会乱动踢脚,小圆脸上右边眉毛一勾一挑,十分滑稽调皮。

  百日之时,外婆拿出一对陪嫁的三股丝的银手镯,将其中的一只拿到金银铺里,让银匠打制了一只银锁,用项圈给孩子戴上,俗称“百岁锁”:一面刻着“富贵”,一面刻着“平安”。

  乡下人是重男轻女,小满在外袓父母家是独一份,所以受到男孩子一般的疼爱,沉甸甸的银锁挂在圆润的小娃颈项,外婆还时常甜蜜地念叨,等小满长大要把另一只银手镯给她做陪嫁。

  再大一些,外婆还喜欢对幼小的外孙女儿说故事,故事的最后总会说到嫁妆:“女人是没有财产,房子呀地呀都是男人的,如果有一天所嫁的男人靠不住,就只能靠自己的嫁妆,所以嫁女儿的人家都要准备嫁妆,那是给女儿私房的财产,白纸黑字写在嫁妆单子上,给长辈过目的。嫁妆中最贵重的就一些金银首饰,一定要收好,以备不时之需。我娘家母亲给我准备的嫁妆中,这对银镯子已经传了好几代,靠天保佑这几代的女人运气都不差,没有穷到要卖掉嫁妆,后来就传到我的手里,本来打算传给你娘的,可是你娘不听话,私自就成婚了,以后就传给你。”

  小满太小,根本不懂外婆的话,只是很认真地听着,嘻哈地笑,听说外婆要传给她的话很开心。

  “掂一掂,这两只镯子是用足二十两的银元宝制成,以前元宝的银子很纯,这色泽也正派。值二十两的银子呢,听说要在以前,二十两的银子能买两间房子和置十亩良田呢!瞧,值这么多钱,我们小满也是有钱人家的小姐,要带着嫁妆嫁一个大户人家,找一个英俊的后生。”一老一小都乐了,眼神相通,捉狭相对而笑。

  就连对自己亲生儿女都不上心的老余秀才,兴许是上了年纪,老秀才比以前知道顾家,开始珍惜儿孙感情。对不哭不闹的小外孙女格外怜爱,特别是小满一周岁时,外公一时兴起,便按当地风俗安排让小满抓周。一般人家只给男孩子办抓周仪式,余师爷家没生养男孩,一直不曾办过,只是图新鲜图个乐。

  小家伙竟然很争气,在各样物品中取了一只长长的毛笔,握在手中把玩良久不肯放手。

  老余秀才大喜,说“只遗憾她不是一个男娃儿,不然真是读书之材。”

  小满两岁就能言语清晰,表达句式完整,听见私塾学堂里背《三字经》、《弟子规》,听三遍她也能成段背诵。余师爷在家时常读书给她听,小小的孩子一动不动,注意力特别集中,听得极其入迷,简单的故事几次反复就能背诵,简单的字对照着背竟然就能猜识个八九,颇有天赋。

  余师爷闲暇时就教外孙女写字读书,成了一大的乐趣。小满学得快,勤练字诵读诗文,很快就有模有样,她不像一般小孩子贪玩,注意为很难停留很久,她做事专心,而且将读书识字作为一件十分有趣的事,外公对此也特别有成就感。

  早几年,余师爷就辞了公职回乡专心办私塾,现在每天带外孙女与镇上孩子们一起读书识字,尤其外孙女儿是学生中表现最出色,这让别的孩童父母对余师爷的学识和教育能力,更加推崇。

  此时大女儿余氏将长子骆腾云送到父亲膝下,开本读书。

  余家大女儿余慎珠嫁给骆家茶厂,位在半塔镇的西北面十几里路的山里,生了一堆儿女,长子骆腾云较小满大三岁,非常顽劣。

  骆腾云长得虎头虎脑,颇有山里孩子的憨厚,很皮实也勤劳,却在读书上如家传一样无能,和小自己三岁的姨表妹相比,他常自愧不如,小满坐下来练字,一练就是一上午,从不分心,他却连一刻也坐不住就要往外跑,外公也常常大摇其头,责罚他面壁思过,于是他骆腾云就更加不爱读书,有空就到野外贪玩去。

  起初他有些讨厌这个姨表妹。

  小满在六七岁时,经常会流鼻血,有时睡到半夜完全无知觉地,鼻血流湿了枕头,学堂上也会莫名其妙地滴下鼻血,止也止不往,头仰起,血就从口里满出来,身边常带用来堵鼻孔的棉花球。骆腾云鄙视小表妹太过娇嫩,不用使劲挥上一拳就能让她鼻血直流。瞅到她碰也没碰一下,就白白流那么多鼻血,真是浪费。

  特别是春天和秋天,小满这样习惯性流鼻血让长辈很担心,外婆非常着急,怕她得了怪病,还往庙里求,晚上不敢让她一个人睡,外婆就搬过去和她一起睡。

  后来外婆听乡里有见识老人说起,有一种偏方专治这种毛病。就是“在春天时,喜鹊窝里刚孵化出雏鸟,抓来一整窝的还没长出毛的小喜鹊,用油炸了,不加盐,让孩子连骨头都嚼了吃掉,以后再也不会淌鼻血了。”

  细问原由,传说每一窝喜鹊里都混进一只老鸹蛋,只是在幼时看不出来,等长出毛来通体黑乌乌的才知道是老鸹,所以每一只老鸹被认出来时就被赶出窝去,独自生活。老鸹不但长得丑,叫声也很难听,因此它们生下来就注定凄凉,是被排挤被嫌弃的对像,当作坏事的象征。

  这个偏方里,雏鸟中的幼年小老鸹才是治这病的良药。所以这一窝辨识不出的喜鹊们,一个不剩必须全部吃掉,以保证作为偏方良药的小老鸹被病人吃掉。

  外婆在那个春天里,指挥着逃学的骆腾云攀上一棵高大的槐树,将鸟窝连窝端了下来。

  在学堂里认真读书识字的小满全然不知道,只是到傍晚时,外婆神秘地端出一碗油炸的食物让小满吃,是特意只给她一人吃的好东西,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事。表哥骆腾云是男孩,他憨憨地看着,又远远地回避出门去玩了,根本没理会她独个儿捧着一碗好东西。

  并不十分好吃,看着也奇怪,可是外婆说是专门治流鼻血的药,一定要看着她吃完才罢。

  当时外婆并不肯告诉她这倒底是什么,两年后才从骆腾云的口中知道,小满心里对那窝喜鹊有着深深的罪恶感。

  说来也奇怪,自从那次吃了并不美味可口的偏方后,小满再也不会无原无故流鼻血,除了有一次她站在旁边,骆腾云顽皮地挥舞着像铁棒一样的胳膊,不小心砸到她的脸上,她流了一次鼻血,就算是彻底治愈。

  那年正值夏日炎炎,有个会相面的老道士路过,到私塾里歇脚,与余秀才下棋聊天。

  小满刚八岁,在夏日蝉噪声中安静地翻看一本旧书。道士见她在炎热蝉噪之中还能纹丝不动,便仔细相看小满的面相,又见她穿着长袖的短衫,胸前银锁下方露出一颗黑痣,便对老余秀才断言,此女必不能在出生地度过一生。

  余秀才起先对老道士的话不信,只是往下听听也无妨,老道的一番高谈阔论颇有些意思。越往下听越觉得道士算得有趣,因为小满刚足一个月就离开父母,她一个女孩子,又不可能去做官,没有机会出远门,难道是要远嫁?

  老余秀才捋着已经有些花白的胡须说:“我夫妇命薄,如今头发胡须都稀疏了,下无孝子贤孙能养老送终,如今只这一个外孙女承欢膝下,不瞒老山人,我是当作男孩来养的,舍不得远嫁。”

  又向道士提起她抓周时拿起一支笔,道士说:“浓眉大眼,女生男相,以后定然大出息。生来拿笔,难道要出一代女状元,像南宋的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女文豪么?”虽然知道只是信口开河的溢美之词,余秀才听了哈哈大笑,说:“老山人莫要说笑。”

  老道说的也不知是真是假,对作客的主人家的外孙女不免一场夸赞,又要了她的生辰八字。

  老道掐着手指,给她称骨,断八字轻重,星眼微睁说她的八字有些轻:“此命推来自不同,为人能干异凡庸。成年方有逍遥运,移居改姓始为良。”

  再详问,便说:“不碍事,观她胸前有痣,这是为大吉,志向会背着她一路前行。”

  又解释:“痣如若生长背后则不好,因为人要背着志向很辛苦却不一定能达到目标。可是胸前长痣则是志向背着人走,人随志走,必是远走高飞。”;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62130/3220872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