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岛 > 随言三国 > 第二回 灵帝天天瞎折腾

第二回 灵帝天天瞎折腾


  上回我们略略讲述了一下桓帝的生平,这位皇帝在位时,虽然算不得千古明君,但也算称职。

  桓帝除掉了前朝留下的权臣梁冀,收回了皇权。尽管之后任用了一批宦官,但也不至于像许多人所说的,对宦官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,跟他一起扳倒梁冀的几位亲密战友,都是桓帝在位期间由他自己分别搞定的。

  同时,不论桓帝是出于对权力的强烈渴求还是其他原因吧,他对于士族门阀一直处于一种比较戒备的状态,提拔了不少基层官员和普通人家的学子,也算上知人善用。

  并且,桓帝在位期间,与羌族的战争一直处于比较有利的状态,综上所述,桓帝可能算不得中兴大汉的千古明君,但也不是一无是处的糊涂蛋。

  罗贯中在开书时对桓帝的fu面评价,无非是禁锢善类,崇信宦官两句。可见,对桓帝来说,最大的污点始终还是党锢事件,因为党锢事件针对的都是读书人,而笔杆子这东西又素来都是掌握在读书人手里的,所以桓帝身上多点脏水也不奇怪。

  桓帝因为没有子嗣,所以只能继续延续当时的传统,跑外地去弄个其他的天家旁系回来当皇帝。

  桓帝废了梁猛女之后,就立了窦妙做皇后,但桓帝当时实在是不缺妹子,也有可能是妹子太多,使得他对后宫的所有女子都谈不到什么感情,所以窦妙虽然成了皇后,但实际上并不受宠。

  不过这不要紧,桓帝一归天,窦妙照样成了皇太后,这位皇太后照样把桓帝已经废除了的大将军一职,授予给了她亲爱的老爹窦武。

  于是,继梁冀之后,新的一门外戚诞生了,新任大将军窦武召集百官一合计,听说刘宏这小子不错,干脆咱们把他搞回来当皇帝吧。

  根据后来灵帝的表现可以看出,虽然窦武此人的风评还不赖,但是最起码这个人的眼光是有些问题的。

  而且窦武的女儿窦太后也实在没有什么母仪天下的广阔心胸,一上位之后,就杀了桓帝较为宠爱的贵人田圣,理由竟然因为桓帝早死,而田圣又跟桓帝接触较多,所以让田圣为桓帝的死负责。

  杀完田圣还不算,窦妙还要继续诛杀桓帝生前赐封的全部贵人,你这下手就有点狠了,杀的宦官们都有点害怕了,几位宦官苦苦哀求,窦妙才饶了那些贵人的性命。

  咱们说过,宦官所能巴结的,就是宫里的几位贵人,这几位一看窦太后杀起人来这么狠,在灵帝刘宏继位之后,他们更多的选择了倒向这位新主子,竭尽所能的奉承、巴结、讨好。

  而灵帝呢,则分分钟就被宦官们的糖衣炮弹轰趴下了,跟宦官的关系那叫一个铁,对这些每天讨好他的宦官真正做到了言听计从,凡是宦官们提倡的,灵帝就认为一定是好的,凡是宦官们反对的,灵帝就觉得一定是错误的。

  窦武一看,这不成啊,我接回来的皇帝,他得跟我一条心振兴大汉才对劲,怎么搞来搞去搞成宦官一党了?于是窦武找到了太傅陈藩,商量着要剿灭宦官。

  之所以说窦武这人能力有限,跟他这次行动也不无关系,大将军掌天下兵权,杀几个宦官竟然还走漏了消息,被对方反戈一击,先把自己干掉了。

  后来的大将军何进也是死在了宦官手里,估计也是东汉末年,有这个宦官杀大将军的传统也不一定。

  窦武等人死后,宦官就越发得势了,而且灵帝也没有他前辈桓帝的经历,桓帝在没有权利的日子里,每天要提心吊胆的防备被人干掉,灵帝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,外戚已经被干掉,宦官又是最会哄人的,灵帝看着身边这些可爱又可靠的宦官,心说,国家那些事情处理起来太麻烦了,我干脆就把权利交给他们,自己去尽情享受美好生活吧。

  灵帝上位初期,其实国内就经常爆发一些小规模叛乱,但这些宦官也没有辜负这位主子给予他们的期望,这些叛乱,从发生到结束,都没有传到灵帝耳朵里,当然不是被平定了,而是被宦官们都按下没有上报。

  灵帝眼看天下太平,那还怕啥,这日子天天就是玩呗。

  在玩这方面,作为一个男人,第一项考虑的肯定就是玩女人,在这方面,灵帝积极发扬了前辈桓帝不怕累,不怕多的精神,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。

  在后宫之中,灵帝只要看到哪个女子有几分姿色,甭管对方是宫女还是妃子,随时随地就要和对方来上一场灵与肉的碰撞,为了防止宫内有美女被自己不小心错过,灵帝要求后宫的所有女子,只要是十四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,每天都得打扮的漂漂亮亮,而且还要每天穿着开裆裤,以方便他随时临幸。

  后来灵帝觉得这还不算过瘾,每天东一下西一下的总是有点麻烦,干脆建了一处“裸游馆”,顾名思义,这裸游馆就是供灵帝和后宫美女们裸体相见,鸳鸯戏水所用的。

  灵帝每天在裸游馆里跟这些美女一宿宿的喝酒嬉闹,第二天自然爬不起来。为了防止自己过度沉睡,耽误了享乐的时间,灵帝又在裸游馆里弄了一座鸡鸣堂。鸡鸣堂里面,养着一群大公鸡,一旦自己宿醉没醒,就有专职太监假装鸡叫,勾搭那些真鸡一起叫唤来叫醒灵帝。

  合着周扒皮当年自以为半夜起来勾搭个鸡挺了不起的,实际我们伟大的灵帝,早就在两千年前就玩过了。

  灵帝还很喜欢招猫逗狗,他曾给狗穿上了文官的装束,让这些狗和文武百官一起上朝,称这些狗为“狗官”,后来的百姓一生气骂起那些贪官污吏,不骂“鸡官、鸭官、鹅官”唯独骂狗官,便是因为此事了。

  灵帝起初也是有位皇后的,这位皇后姓宋,性子温和,不吵不闹的,但您想啊,灵帝每天玩的这么多姿多彩,一位性子温和的皇后他怎么会喜欢?

  当时有个官员冤杀了宋皇后的姑母,为了怕宋皇后报复,干脆抢先发难,密告灵帝说宋皇后因为在后宫不得宠,天天生怨气,做小人诅咒灵帝。

  诸位都知道,玩小人这事是历朝历代的皇帝的心头大忌,而且灵帝本来就看不上自己这位皇后,当下借着这个由头,废了宋皇后的后位,收了她的玺,不久之后宋皇后就郁闷死了,她死不打紧,她的父亲兄弟随着她的死亡都被干掉了。

  灵帝这么能玩,当时的朝廷又并不富裕,灵帝后来也慢慢发现,自己再玩好像没钱了,于是灵帝开始挂牌卖官,明价鬻爵。

  这事当初桓帝也干过,不过他还算是有节制的,贩卖的都是有些空有名号,并无实权的虚职,就好比现在的荣誉顾问之类的职务。

  但灵帝看光卖那些虚职捞钱也太慢了,于是国内除了帝位和王位,所有的官职都可以买卖。

  估计要是没有当初刘邦留下的一句:“非刘姓称王,天下人共击之”,估计这王位灵帝也会拿出来卖一卖,灵帝下了决定之后,一时间大汉朝里什么总理,什么三军总司令,什么军委主席,什么文化部长、外交部长、财政部长,只要你能拿出钱来,全都可以买回去自己乐呵。

  别看灵帝治国理政不怎么样,但在卖官这个事上,灵帝可玩的花样百出。

  在灵帝把各大官职定好价格之后,他就发现,很多热门官职有许多人争相购买,这些人上下运作,所花费的钱财远远超过了灵帝的心里价位,灵帝一琢磨,你们把这些钱给别人,那还不如给我了,于是灵帝开启了竞标式卖官,一个太尉标价一千万,你花一亿也没问题,只要你想做,我就不嫌钱多。

  但是朝堂上各大官位已经有了所有人,灵帝也不可能把所有人都贬斥回家,然后一股脑的把这些官职拿出去卖不是?

  没关系,灵帝有办法啊,已经在位的官员,一样要缴纳买guan的钱,不过可以给你们打个折,但就算是打了折,一个官位所需要的花费,同样是极其高昂的,一个官员如果不贪,这份买guan需要的钱,相当于他数十年的薪水甚至更多,有许多正直官员都交不起这个钱,干脆一气之下弃官回家了。

  没事,灵帝怕你赌气么?天下人这么多,这官位还怕卖不出去么?于是越来越多的官职被大肆贩卖,这些卖官的人,又怎么会做亏本买卖?上位之后,首要目标当然是搜刮百姓,尽快把自己的花费连本带利的收回来,但这些情况,就不是灵帝所关心的了。

  在发现很多人想买guan却一次拿不出巨额款项后,灵帝还开创性地提出了“先当官再付款”的按揭支付方式,不过到时候买guan的人需要付双倍价钱,至于买guan者为什么当了官就有钱付款,这同样不是伟大的灵帝所关心的。

  灵帝每天这么搞来搞去,自然搞的天下动荡,四海不安。

  俗话说:“天下大乱,必出妖孽。”

  我觉得到未必是非得天下大乱的时候才出妖孽,只不过那些明君遇到些妖孽总要想办法遮掩一番,不愿在史书上留下相关的记述,而像灵帝这样的昏君,对此估计就不会那么在意了。

  建宁二年,灵帝坐殿早朝,屁股刚挨上凳子,大殿里忽然刮起一阵狂风,只见一条大青蛇,从房梁上嗖的飞了下来,吓的灵帝连跑带颠的逃出了大殿,文武百官都被吓坏了,谁成想,片刻工夫,蛇没了。

  其实这青蛇来的挺有道理,当年灵帝他老祖宗刘邦起家的时候,就在芒砀山上喝多了之后砍了一条白蛇,据说这白蛇当时问过刘邦,你为啥无缘无故要杀我?刘邦说,我这着急了一伙弟兄打算造反呢,结果山还没下,就遇见你了,我这伙兄弟都被你吓坏了,还怎么跟我造反?

  白蛇说,好,你等着,出来混的,总是要还的。今天你砍我的头,我就篡你江山头一帝,砍我的尾,我就篡你江山末一年。

  结果刘邦一寻思,那干脆从中间砍吧,咔擦一刀,把白蛇一切两半。

  后来这白蛇化身王莽,把东西两汉一掐两半,成功篡位,可惜了的,篡位之后好日子也没过多长时间,就再次被人咔擦了,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被砍了脑袋的皇帝。

  不过这白蛇不是普通蛇,被砍了脑袋之后,回去继续修炼,他的小伙伴青蛇不高兴了,就寻思也来汉朝江山搅和搅和,可惜这青蛇道行实在太浅,一看皇宫里这么多人,自己未必是对手啊,于是刮了一股风之后就没影了。

  青蛇没能给白蛇报仇,自己也没好意思回去,干脆找了个别的地方悄悄修炼去了。

  剩白蛇自己一核计,我还是别去跟刘邦家玩命了,这被人咔擦来咔擦去的,多少年的道行都没了。干脆,我变个女的,享受一下人间的普通生活吧。

  于是白蛇继续修炼了近千年,终于能够再度化为人形,跑到杭州找了个叫许仙的爷们过日子了。

  不过青蛇一直也没闲着,修炼成功之后回去看白蛇已经走了,无奈只能下山四处寻找,可惜当时白蛇已经不认识他了,青蛇一怒之下,跟白蛇打了一场,结果发现自己还不是对手,这才跟白蛇攀起了当年的交情,两人才一直好的像一个人似的。

  当然了,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。

  灵帝在位期间,遇到的怪事可不只是青蛇刮风,自从青蛇刮风之后,先是下起了暴雨加冰雹,那雹子大的,砸脑袋上都能把人砸昏,房子都砸坏了不少。

  雹子下完没几年,洛阳又地震,紧接着又发大水,把沿海的老百姓,一股脑给卷到海里了,也不知道是送给龙王当奴隶,还是送给水妖当下酒菜了。

  灵帝自己一看,也感觉这几年事咋这么多呢,毕竟他就呆在洛阳,这些事那些宦官想瞒也瞒不住。

  灵帝一琢磨,估计是我这年号整的不好,干脆,咱也别建宁了,那个爱好SM的公主也不是啥好玩意,咱来个光和得了。

  可这年号虽然改了,却啥效果都没有,先是出了个母鸡变公鸡的事,要是放在今天,估计顶多也就是来一句:“打鸣母鸡,母鸡中的战斗机”也就完了,但是在当时,这可是大凶之兆啊。

  到六月,又有一股黑气飞进了温雄殿,咱们都知道,黑气这玩意,一般都是妖怪玩的,也不是什么好兆头。

  到了七月终于好点了,有一道光彩亮丽的彩虹出现在了天边,老百姓竞相观看,这好歹算个好彩头了吧?

  可是紧接着五原又闹地震,而且还闹的山崩地裂,看起来震级还挺高,吕布好像就是五原人,后来吕布四处拜干爹,估计也有可能是他老爸当时被震死了,这孩子缺少父爱的原因。

  反正这段时间,整个国家到处都是大凶之兆,后来灵帝也有点愁了,召集文武百官,问问这到底是咋的了?

  文武百官也不好意思说是你灵帝自己折腾的啊,更不敢说是那帮宦官带着你折腾的啊。

  这时候,有位叫蔡邕的名人说话了,虽然蔡邕这人当时名气十分大,但也不好意思直接怼灵帝,只说是宦官的手伸的太长了,这些不男不女的阴阳人把持朝政,所以母鸡都变成了公鸡,又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国家当时存在的问题。

  灵帝虽然昏庸,但终归不是傻子,看完蔡邕的文书,心里多少也有点感触,长叹了一口气。伺候灵帝的那帮宦官是最有眼色的,一看灵帝状态不对,一个叫曹节的宦官,趁着灵帝起来穿衣服的工夫,偷摸看了一眼蔡邕的奏章,看完之后赶快告诉了他的小伙伴们,几个太监一寻思,蔡邕这人名气可不小,看样子他这封奏章皇帝挺上心啊,这货不能留了。

  不过蔡邕当时名气实在太大,这几个宦官倒也不敢随便捏造个罪名就杀了他,只是哄着灵帝,找了个由头罢了蔡邕的官职,让这位老大人回家种地去了。

  蔡邕被拿下之后,剩下的文武官员更没有几个敢说话的了,宦官们继续该怎么闹腾怎么闹腾,反正只要哄好皇帝就是了。

  张让、赵忠、曹节、蹇硕等十个宦官,权势越来越大,闹的也越来越欢,他们哥几个一寻思,咱们现在已经混的这么牛了,干脆,咱们成立个组合吧,因为他们当时的官职都是中常侍,所以这组合的名字就叫做“十常侍”。

  不得不说,这组合哄人确实太厉害了,厉害到灵帝当众说过“张让就是我爹,赵忠就是我娘”,虽然说宦官应该还算是男人,不过能被皇帝喊一声妈,变变性也不算啥。

  于是,以为皇帝他爹张让为首的十常侍组合,终日就琢磨着怎么争权夺利,剥削百姓,闹的大汉天下盗贼四起。

  这些盗贼里,有三个最有名的,就是组织了黄巾起义的张角三兄弟,他们哥仨虽然没有造反成功,但和当年的陈胜吴广一样,都成了推翻当时政权的导火suo,这哥仨是靠什么起的家呢?我们明天再说。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180992/9192872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