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岛 > 我的名字叫知青 > 第四节 在邯郸

第四节 在邯郸


  这里的食堂真大,长长的桌椅有几十排,椅子都是用水泥做的。奇怪的是,人们吃饭都不坐在椅子上,而是蹲在椅子上,难道这样就不怕搞乱了裤线吗?

  食堂里吃饭的人不多,我们找了一个位置,我刚要坐下,姐姐急忙阻拦我:“别坐,垫上点纸再坐。这椅子太脏,都是他们踩的。”姐姐拿来的报纸,原来是干这个用的。

  有人在跟姐姐打招呼,说的都是天津话。姐姐告诉我,这些跟她说话的都不是天津人,这里的人以自己是天津人为骄傲,都学说天津话。这也是这里的习俗?

  饭买来了,雪白的馒头,姐姐说:“这是黑面的馒头,这里没有标准粉,都是这种黑面。”

  我感到奇怪:“黑面怎么会这么白?”

  姐姐说:“这是用硫磺熏的。馒头蒸熟时,在一个小碟里放上硫磺,点着了,再把小碟放进笼屉里,火被烟一熏就灭了,光剩下烟了。在笼屉里熏一会儿再出锅,就成了这样了。不信你掰开馒头看看,里边全是黑的。”

  我掰开一个馒头看看,果真如此,只有表面一层一公分多是白的,里面都是黑的。

  吃过晚饭,姐姐带我在这像是一个小山村的建材厂里到处走走、看看。领我到小卖部门口,告诉我这里是小卖部,买东西在这里买。我顺便在那儿买了盒烟。路上,姐姐还告诉我自己不要乱走,对这里不熟悉乱走会迷路的。我一一记在心里。

  转天一早,姐姐就来叫我一起去吃早饭。早上的食堂里人比较多,椅子上蹲得满满的,人们手里都端着一个铁桶仰起脸来在喝什么。姐姐打来饭,玉米粥、咸菜和馒头。

  当我问及那些人在喝什么时,姐姐说:“喝嘛?喝粥呗!他们这的人早上舍不得多吃,就用稀粥灌水饱。那个桶里就是这棒子面粥,把咸菜放里,用筷子一搅,就这么喝。这儿的人可会过呢,早晨都舍不得吃饱了,中午一顿吃个够。到中午你一看就知道了。”

  早饭后,姐姐又跟我回到男宿舍,男宿舍里的人都吃完早饭回来了。姐姐问他们今天谁歇班,一个看起来比我大至少五、六岁的说他今天歇班,姐姐把我领到他的身边,又重新郑重其事的为我们相互做了介绍。

  这个男人姓赵,不是天津人,说着不纯的普通话,但性格似乎很开朗,嘻嘻哈哈的拍着我的肩膀,管我叫老弟。我递过烟,用打火机为他点上,他大口的吸了一口,好像十分惬意,对姐姐说:“行了,你甭管了,你上你的班去吧!”

  姐姐转过来嘱咐我,她要去化验室上班,让我跟这位赵师傅在矿区逛一逛,赵师傅今天歇班。姐姐临走告诉我,她马上就会给我借一辆自行车回来,叫我别走,等她一会儿。

  我们一支烟没抽完姐姐就回来了,骑着一辆飞鸽自行车。走到近前,她翻身下了车,把车交到我的手里:“去吧!别回来太晚。”她脸朝着赵师傅说。

  赵师傅一边从窗子下边推出一辆自行车,一边答应了姐姐一声,就对我招了招手,说了一句“上车”就自顾自的骑上自行车,我赶紧也骑上自行车,挥手跟姐姐打个招呼,赶紧追上赵师傅。

  这里的路比起沙仁台的路来要强上百倍,至少一路上没有遇到河,并且无论是左转右转,上坡下坡,都是柏油路,不像我们那里都是土路。我们转了大约十几分钟,来到了一个像是市区的地方。这里有宽阔的马路,有高大的楼房,有繁华的商店,还有川流不息的人群。

  我问赵师傅这里是邯郸市吗?赵师傅说:“这里是峰峰矿务局,离邯郸还远呢!”

  在一个宽阔的马路边,赵师傅把车停了下来,我也跟着停了下来。我们点上烟,站在路边看街景。这里的年轻人打扮的都跟天津市的人一样,说话也几乎都是天津味,赵师傅对从我们身边经过的每个年轻人都要评价一番。“假的,这是假的。这也是假的。”

  “赵师傅,您说的什么真的假的呀?”我不禁问道。

  “这些都是假装的天津人。”原来如此。

  “他们为什么要装成天津人呢?难道作为天津人有什么骄傲的地方吗?”

  赵师傅没有正面回答我,转而对我说:“知道我为什么带你来这儿吗?”没等我回答,他又接着说:“这里在这个季节几乎每天晚上都演电影,就在这条马路上演。你晚上没什么事,可以叫你姐姐带你来这里看电影。”

  我没有说话。赵师傅接着说:“在我们建材厂,有时晚上也演电影。只要一演电影,厂里男女老少、家属、还有不上班的职工,就都出来看了。有带着凳子的、有坐椅子的、也有铺张报纸坐地上的。那场面,热闹极了。”

  我想象着那种热闹的场面,骑上车子,跟着赵师傅继续慢慢的在街道上转。

  不到一个上午,我们便将峰峰矿务局这个‘繁华’的小镇转了个遍。这里不仅有商店,还有学校,有邮局,有医院,也有电影院,似乎比乌兰浩特市还要繁华。我兴致勃勃、意犹有尽的跟随赵师傅返回了建材厂。

  回到厂里也该吃午饭了,姐姐带我又一次来到食堂。这一次食堂的人很多,打饭的窗口挤满了人。男人们都用筷子穿着馒头,端着菜挤出来。有用一根筷子穿着馒头的,也有用两根筷子的。几乎每个人都举着四、五个、甚至六个馒头,果然像姐姐说的那样。

  下午,姐姐说要休息半天,她要带我在厂里转转,参观一下。一路上,姐姐给我介绍了水泥生产的各种设备,什么球磨机啊,管磨机啊,转窑啊,立窑啊等等的。我对此一窍不通,只是走马观花的随着姐姐到处转,姐姐走到哪,我就跟到哪。

  转够了,大概姐姐也累了,她带我到她的宿舍里,准备拿出一些水果来吃。恰巧那个李玉红也在屋里,对姐姐说她是回来取点东西,马上就回去。姐姐一直等她走了才把水果拿出来。姐姐告诉我,李玉红也是在化验室工作,她应该在上班,估计现在是偷着跑出来的。吃过了水果,姐姐让我先回屋歇一会儿,吃饭时她会去喊我。

  我躺在床上闭目养神。屋里总是有人走动,见过面的、没见过面的都要应酬一番,还要陪着他们抽烟、说些废话,哪里能够休息。

  忽然进来的人多了起来,哦,下班的时间到了,屋里热闹了许多。大家都拿了毛巾肥皂去洗澡,刘建国因为跟我见过面,像熟人一样热情的邀我一起去洗澡。我猜想这个时候洗澡的人一定多,就婉言谢绝了。

  晚饭的都时候,跟姐姐提起洗澡的事,姐姐说:“你洗澡可以星期日洗。听他们男的说,男澡堂子星期日人少。不像女澡堂子,越到星期日人越多,都是那些家属来洗澡。”

  食堂里的大喇叭响了。通知:晚上在大院里有露天电影。姐姐说:“我们这里经常演露天电影。你晚上没事就去看看电影吧。”

  天黑了,估计电影该开演了,我溜达到大院里,见那里已经是熙熙攘攘,坐满了人。不少妇女带着孩子来看电影。大院的一头挂着一个白色的银幕,电影还没开演。院子里热热闹闹,到处都可以听到女人和孩子们的喊叫声。

  这里当地人说话的语调近似河南话。有人在大声召唤来晚了的同伴,有人在招呼自己的孩子,也有人在问演什么电影。

  电影开演了,豫剧《朝阳沟》,大院里马上安静了下来。我在天津看过这个电影,对剧情很熟悉,看的并不是十分专心。在我东瞧西看的时候,我发现了姐姐的身影,她正在向这里走来。

  我迎上前去,她也发现了我。我们走到人群的边缘,找了个地方。姐姐把手里的报纸递给我一张,让我坐下。我俩坐在地上,边看边聊。

  “你看这儿多热闹,每次演电影都是这么热闹。这里有的人一辈子也没进过电影院,就指着在这看电影呢。”姐姐说。

  “比我们那里强多了,我们那里有的人一辈子连这露天电影也没看过。甚至不知道火车,也不知道电话。我们包那个老兰索连姜都不懂。同样是人,那里的人也活一辈子。”我低低的声音说。

  “这个电影在这演了好几回了,这人们还这样爱看。”姐姐也低声说。

  “这是好多年前的电影了,我第一次看时才多大?我不记得了,反正不到十岁。那还是咱老舅带我去看的呢。是在一次刚过完年的时候,那时我还没上学呢。”

  “咱老舅那人重男轻女,有这事就想着你。你是咱家的长子,长得又俊,咱老舅从你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你。连咱二姨跟二姨夫都喜欢你,咱二姨还惦着把小敏给你呢。”

  电影演完了,人们都向回走。有些人这时才来,大声的、遗憾的喊道:“演完了。演的啥电影?”

  有人大声回答:“朝阳(样)沟(狗)。”

  我一边跟姐姐向外走,一边问她:“你们这儿的人说话怎么像河南人的口音呢?”

  “这里离河南不远。这附近的人说话都是这个口音。”姐姐告诉我。

  正走着,姐姐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对我说:“明天我们歇班,我找个人领咱去彭城陶瓷厂,在那买瓷器特便宜。”

  “行啊!远吗?”我问。

  “远。得有十几里地呢。”

  “去就去,反正我没事。不过那你就得借两辆自行车了。”

  “没事。明天歇班,他们这的当地人都在家里干活,不出去,车好借。”

  ;


  (https://www.daowx.cc/bqge54407/3475087.html)


1秒记住笔趣岛:www.daowx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daowx.cc